【健康醫點靈】健康從「腸」計議 定檢很重要

歐偉仁 |2009.04.09
801觀看次
字級

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國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人數也逐年上升,大腸(結腸)通常被區分為五個節段,分別是: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及直腸。就癌症發生的機率來說,直腸長度最短,但發生機率最高約為百分之三十。

大腸直腸癌發生的原因很多,從家族性遺傳、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均有明顯證據。一般而言,癌症發生多在中年以後,且多為偶發性,少有家族遺傳。若癌症的發生年齡較早、侵犯多位家族成員、體內多處器官等,要及早提高警覺。

一般民眾無家族史,可從四十歲開始,每年接受直腸指診;五十歲起,每五年檢查糞便潛血檢驗和乙狀結腸鏡一次。如果具有家族史,應依照個別狀況不同與醫師討論,提前至三十至三十五歲開始篩檢。

大腸直腸癌治療,基本方法有三:手術、化學治療(含標靶治療)及放射治療。

手術除了切除原發部位的癌症之外,還包含腸造口及轉移部位的切除。放射治療一般用於直腸癌,因為直腸有腹膜固定住,照射時不會漂移造成無病部位放射線暴露。化學治療在早期癌症階段,以「治癒斷根」為目標;晚期癌症則以「症狀解除」、「拉長復發或惡化時間」、「維持良好生活品質」為主。

化學治療傳統主要成分是5-FU與葉酸,近期開發的 Oxaliplatin 與 Irinotecan 與前兩者藥物合併使用,可以產生更好的療效。至於標靶治療(Avastin 與 Erbitux)則是以藥物接合癌細胞膜的接受器,對細胞質與細胞核內的化學訊號產生干擾,為病人帶來延長存活的機會。

不管是哪一種用藥,都必須與主治醫師討論後決定,量身打造,而不是如同在超級市場選購物品一般。但願每位民眾都能提高警覺,減少大腸直腸癌發生的機會。

(作者為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血液腫瘤科醫師  歐偉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