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不少媽媽都有些憂鬱,不是憂心孩子面臨失業,就是害怕他們無法抵擋這一波失業潮。
我也是這類媽媽。以前教過的學生打電話給我,問起他們就業情況,好幾位都是做些臨時工作,我口頭上鼓勵他們不要灰心,可是失落感油然而生。回想我們剛出校門就業的年代,工作雖然辛苦,待遇雖然不多,但從不用煩惱有一天會遭到解僱,只要努力去學習、去做,就好了。而這些對未來該有無限憧憬年輕人,畢業後卻面臨無法安心工作的窘境,心中著實很難過。
最近幾年,上班族退休年齡愈來愈下降,許多朋友一過五十歲,就面臨資遣的命運。對於他們,我深感同情,尤其家中還有就學孩子,負擔可說不輕。這一階層的朋友,當年從基層一步步升上來,在過去二、三十年經濟飛躍的時期,薪水年年調漲,一旦面臨經濟不景氣,卻成為僱主辭退的主要對象。因為用同樣的薪水,可以僱用二、三個年輕人。更何況剛出校門的年輕人,雖然沒有豐富的經歷,由於可塑性高,值得好好培養。
過去數年,我因家庭搬遷,時常得放棄好工作,但我欣然面對,因為我覺得,如果將機會讓給年輕人,對社會的未來是有幫助的。
我的大兒子同登在美國是電腦軟體設計師,他的公司專門接美國政府的企畫案。過去幾年,我時常擔心他們公司接不到合約,每年五月合約期滿前後,我都會在電話中一問再問,似乎比他們老闆還緊張。平時,我也常關心他公事忙不忙,若他說忙,我會擔心他睡眠不夠;若不忙,我又怕他被公司炒魷魚。我之所以那麼緊張是因為,兒子和許多年輕人一樣,沒有積蓄觀念,雖然收入不錯,一旦失業,他的存款可能撐不了半年。
去年年初,同登說想在二○○九年春天,向公司請假半年,與媳婦到全世界旅行。我問他不怕半年後回到公司,辦公座位換了別人,他很自信地說,他想公司會同意他留職停薪,即使不肯,以他的經驗與能力,回美國之後還是可以找到工作。
孩子長大了,做媽媽的實在不好意思澆他冷水。有一陣子,他沒有再提及旅行的事。去年夏天,全球金融海嘯發生,我想他也許看到這一波不景氣,打消旅遊的念頭了吧!沒想到九月中旬,同登打電話回來說,已經辭職了,十月起準備自己接些企畫案,今年三月照原訂計畫環遊世界。
幸好他在前一年就預告這個計畫,我的心境從剛開始不能接受,到後來無可奈何,現在只想如何幫他完成心願。最近我豁然開朗,這幾年何苦那麼害怕他失業,現在他自己都可以放棄工作,我還有什麼可怕呢?成年的孩子,他們的人生自己負責。對於父母來說,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事情,就順其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