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期終了,孩子在這學期表現很好,我欣然允諾他們煮火鍋的約定。
考完試後,孩子們興高采烈討論著要帶那些材料和設備,討論完畢,我去看孩子的清單,有些人的清單上滿滿都是材料,有些人卻只列兩、三項,這讓我有許多不解,詢問過後,孩子們說,不論帶多帶少,都是他們自願的,有些孩子說家裡只有一些東西,有些孩子說家長沒空購買,有個孩子卻大方地表示,願意自掏腰包帶許多食材來學校,小小的一個舉動,讓我非常訝異。
因為,那孩子的爸爸是靠打零工為生,家境並不是特別優渥,可是平日如果他有東西或是得到獎勵,都會和朋友分享,這一次火鍋同樂會,他也表示願意多帶一點材料,我就問他,不會覺得不公平嗎?他想了想,張大眼睛跟我說:「爸爸說,同學和老師平常都對我很好,叫我也要對人家好一點,因為人都是互相的,而且同學吃得很快樂,那我也會很開心。」
那一刻我豁然開朗,為什麼這孩子總是特別受到同儕喜愛,因為他樂於分享他有的。一個人的快樂不在於他擁有多少東西,而是他願意奉獻多少,拜倫說過:「想贏得喜悅的人,一定得跟別人分享喜悅,快樂誕生時本就是個雙胞胎。」這孩子的快樂,就來自於他的分享。
我從這孩子的身上學到許多,他這樣無私,也讓我學會懷著一種回饋的心情來教學,因為人生的快樂,不在於贏過多少人,在於你幫過多少人,對待朋友如此,工作如此,做人也如此,懂得分享的人生,才是最有福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