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愛子 卡麥隆:世界被他點亮

 |2009.03.07
465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經濟衰退到不行,英國首相布朗的民調跌入谷底,而有望在民意支持下進駐倫敦唐寧街十號的主要反對黨保守黨魁卡麥隆,卻在此時遭到喪子之痛,他年僅六歲的腦性麻痹兒子日前凌晨逝世,布朗立即表示哀悼,並停止當天下議院的質詢,因為他自己也經歷過同樣的椎心之痛。

戴維‧卡麥隆一直被媒體和英國公眾視為「政治偶像」。二○○五年十二月,卡麥隆高票當選保守黨黨魁,當時他進入議會才四年,年僅三十九歲,比布萊爾首次當選英國工黨領袖時還小二歲。不少英國人把卡麥隆稱為「布萊爾翻版」,並希望他當選首相,帶領英國走出困境。

伊凡天生腦麻癲癇

卡麥隆的兒子伊凡,出生兩周後,體重開始下降,還經常出現嚴重抽搐,被醫生診斷為患有腦性麻痹和嚴重的癲癇症。據了解,腦性麻痹目前尚無法根治,患者因大腦損傷,導致肌肉運動和協調出現問題。需要二十四小時全天候照顧,大多活不過幼年時期,即使幸運多活幾年,生活也無法自理。遺傳學家表示,卡麥隆和妻子如果以後再生孩子,患這種病的機率是二十分之一。不過,幸運的是,他們另外兩個孩子南希和亞瑟都很健康。

伊凡不能走路,不會說話,也無法自己進食,依靠軟管把食物輸入胃裡,必須定期到醫院接受治療。每次一發病,卡麥隆夫婦都會不分晝夜送他去醫院,還要長時間在醫院陪護。為了照顧伊凡,他們還重新裝修自己的房子,添置了特殊的醫療器材。

卡麥隆一家一直將伊凡當作寶貝,全家人每天都圍著他轉,逗他開心。儘管伊凡的病嚴重到沒有認知能力,但他對父母的關愛也能有所反應。卡麥隆說:「有時候他會微笑,嘴角微微上揚,那時候,我覺得整個世界都被他點亮了。」但卡麥隆也承認,伊凡活得很痛苦,這讓他內心十分難受。

堅持讓子公開露面

卡麥隆多次表示,伊凡是自己奮鬥的重要動力。過去接受訪談時,卡麥隆從不避諱提及兒子的病情,去年寄送給各界人士的耶誕卡片,還有伊凡與家人的合照。同時,他堅持讓兒子在公眾面前露面。他說,如果他遮遮掩掩,那就是掩飾了真實的自己。

其實,對於兒子的突然去世,卡麥隆早已心裡有數,去年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訪問時,曾被問及是否擔憂兒子突然病發身亡,卡麥隆說:「對此你必須保持相當達觀的心境」。

但悲劇依然發生了。上月二十四日晚上,伊凡癲癇病突然發作,立即被送往倫敦帕丁頓的聖瑪麗醫院急救。在經過四十五分鐘的全力搶救後,伊凡還是沒能逃過這一劫,次日清晨六時三十分左右離開這痛苦又溫暖的人世。

據了解,卡麥隆告訴朋友,唯一值得安慰的是,伊凡去世的時候,他能陪伴在他身邊。保守黨發言人也在第一時間證實此一消息,並表示卡麥隆夫婦希望在此艱難時刻,隱私能受到尊重。

布朗同哀暫停質詢

英國首相布朗特別暫停每周一次的下議院質詢,這是英國政府近十五年來首次發生。英國首相上次暫停議員質詢是在一九九四年,當時是工黨領袖約翰‧史密斯去世。當天是星期三,是每周的「首相答問時間」,也是首相和反對黨領袖在下議院當面對陣的時間。按規矩,如果兩人不能出席,則由黨內副手代替。

布朗語帶哽咽地向議員們發表聲明表示:「我知道,在伊凡短暫的人生中,帶給了周圍人快樂。我也知道,在他生命中的每一天,家人的愛一直圍繞著他。每個孩子都是極為珍貴且無可替代的。喪子是無法忍受的打擊,是為人父母不應承受的苦痛。」

他說:「內人莎拉與我已向卡麥隆夫婦致上哀悼之意。我知道全國人民今天都與卡麥隆一家同在,我們深感同情,並為他們祈禱。」

對於政壇最大對手的哀慟,布朗的反應一點都不勉強,也不造作,因為他自己也曾經歷喪女之痛,可能是最能感受卡麥隆悲傷的人。布朗的長女珍妮佛,二○○二年出生後才短短十天,便因早產與腦出血夭折,次子佛瑞塞則經診斷患有可致命的遺傳疾病囊腫性纖維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