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屏東訊】屏東縣滿州鄉的門馬羅山這幾年因當地居民經營吉普山飆草,生態遭到破壞,墾管處二十八日將與滿州鄉的社區協會合辦門馬羅山訪古尋幽活動,希望以生態旅遊來轉變遊憩方式。
滿州鄉的門馬羅山日據時代種植瓊麻,瓊麻產業式微後,居民改種牧草,在山上放牛,海拔雖只有三百零五公尺,但整片山錯落著許多小山頭,樹林密布,當地居民放牛後,牛群經常走失,因此當地居居稱此山為「摸無路山」(台語發音)。
門馬羅山整片山都是草原,這幾年當地居民以吉普車載遊客上山飆草,形成一股觀光風潮,但飆草行為卻破壞了草原生態,山路也因而龜裂。墾管處曾禁止業者的飆草行為,但卻被批評為阻斷當地居民生計。
由於山上生態破壞嚴重,草原多處被吉普車飆到光禿,墾管處去年使出強力手段,在路口設路障禁止吉普車進入,業者多次移開路障繼續營業,雙方互不讓步。
發覺只有保育生態才能發展觀光的鄉民,三年前組成滿州文化促進發展協會,與墾管處合作訓練鄉民當生態保育的解說義工,並促進鄉民就業。
墾管處表示,門馬羅山早期種瓊麻,是滿州人運送瓊麻到墾丁南灣的古道,山下的滿州永靖村還留有早期的瓊麻工廠,期盼遊客藉由古道生態旅遊增加知識,而不是用吉普車破壞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