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俊男 非洲當豹人

 |2009.02.13
1581觀看次
字級

真人版泰山 模仿獵豹思考模式、行為 牠們會回應呼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留著一頭長髮、外表粗獷卻不失俊秀的二十八歲法國青年奧利佛‧霍萊特(Olivier Houalet),活脫是現實中的「泰山」。十年來,他在非洲納米比亞從事孤兒獵豹的保育工作,他與獵豹共同生活的故事被英國電視台拍攝成紀錄片「豹人」。

奧利佛十八歲時離開法國巴黎,與父親前往納米比亞生活。他們和獵豹保護基金會合作,在當地建立一個大型貓科動物收養救治中心。為了照料獵豹,他學習、模仿牠們的肢體語言,摸索出一套和平共處的模式,而獵豹對他也毫無敵意,似乎視他為家人;奧利佛有「豹語者」稱號,他甚至可以召喚獵豹,獵豹聽到呼喚後,會迅速趕到他身邊。

「有長達八個月,我每天都要走進被柵欄包圍的獵豹生活區,和牠們朝夕相處。事實上,牠們會向我挑釁。我通常將雙手擺在身體兩側,使我的身體看起來更龐大。此外,眼神接觸也非常重要,透過眼神,牠們能夠感覺你的意圖。如果你表現出力量和尊重,牠們就會接受你,與你和平相處。」奧利佛解釋與獵豹和睦相處的秘訣,「這種方法看起來危險,不過如果你毫不畏懼,做起來就很容易。大多數動物—包括致命毒蛇和猛獅,牠們都只會在認為自己受到威脅時才會攻擊;如果你像獵豹一樣思考,牠們就會接納你。」

奧利佛照料四年的五隻小獵豹長大了,應該是回歸自然的時候。奧利佛希望獵豹們會允許他跟隨著進入叢林,直到確認獵豹適應野生環境後,他才能放心離開。

奧利佛承認,教小獵豹學會狩獵令他很頭疼,「一般而言,小獵豹要花上兩年時間觀看母親捕獵,然後學習和母親一起出擊。但對孤兒獵豹來說,我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讓牠們生活在一起長大,本能會告訴牠們—狩獵才有東西吃,如果需要捕食獵物,牠們必須合作。我確信我能教會牠們在大自然生存的技巧,但我也知道,牠們不可能全都存活下來。不過即使牠們死了,也是在自由的環境中被殺死的,我想這比在囚禁中死去要好得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