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籲落實回收 蜂炮現場噪音120分貝、二氧化硫超出正常20倍 比沙塵暴嚴重
【本報台北報導】今天是元宵節,各地燈會、蜂炮活動進入高潮。環保署調查發現,每年一百二十萬顆元宵提燈電池去向不明;蜂炮現場污染嚴重,噪音高達一百二十分貝,足以造成聽力受損。
每年蜂炮活動都有民眾受傷,同時煙火及炮竹含有多種化學成分,恐危及民眾健康,其中二氧化硫會刺激眼睛及氣管,傷害呼吸系統;一氧化碳吸入過多會使中樞受抑制而神智不清;懸浮微粒短期暴露會影響血液凝結力,導致心血管、肺部出現疾病。
環保署前年在台南鹽水蜂炮現場監測,測到二氧化硫濃度達四十二ppb(十億分之四十二),是正常值的二十倍;懸浮微粒每立方公尺四百二十微克,是平常的十四倍,「比沙塵暴時的空氣品質還差」。
另外,元宵節全國約送出六十萬個元宵提燈,每個提燈用兩顆三號電池,一個元宵節就用掉一百二十萬顆電池,「電池內的汞危害環境甚巨,民眾勿忘回收」。
汞是持久性生物累積物質,汞流布到環境中進入食物鏈衝擊民眾食的安全,一旦進入食物鏈,九成會被腸胃吸收,即使微量,都可能造成民眾神經病變或消化道出血。
環保署基管會執秘林建輝表示,基於元宵提燈電池用量大,已要求政府單位及企業選購燈籠時,禁止使用汞含量高於五ppm(百萬分之五)的電池,產品外包裝也要加註「廢電池應回收」字樣,最重要的還是民眾要養成回收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