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國外媒體報導,英國大曼徹斯特查德頓地區有位已經一百歲的老太太莫莉‧里夫斯,她保持健康長壽秘訣就是每周練習一次拳擊。
莫莉表示,「每次訓練後,我都感到身體有點痛,但我真的很喜歡這項運動。這真是太有趣了。」她還將二十一歲的奧運會拳擊賽英國銀牌得主艾米爾‧汗當成偶像。
拳擊教練丁皓峰也提倡「健身、休閒」式的拳擊。他說,現在許多人的工作壓力都很大,有學員想打上司,也有人感情受挫,便利用健身休閒拳擊練習,消除心理壓力,「而且還是一個超級消耗熱量的運動」。
丁皓峰指出,休閒拳擊學些基本姿勢,包括基本腳步移動、六種基本拳、組拳、阻擋、撥、閃躲、手靶練習、空拳練習、速度球、沙袋、吊球等。
學員陳先生說,「練習完後汗流浹背、通體舒暢、反應變快、精神變好、手腳動作變靈活,重要是可以增加自己的自信、控制自己脾氣,把壓力轉移到沙袋或手靶上。」
一般人也好奇拳套寫著6oz(盎司)、8oz、10oz、12oz、14oz、16oz代表什麼意義?丁皓峰說,盎司數字愈大,即代表愈重,拳套也就會愈大。6oz通常用來打沙袋或是練習其他打擊用,避免擦傷。
10oz為比賽標準手套,12、14、16oz可用來練習對打,比較不會互相傷害,重量也有其訓練效果。
打拳之前,要將手腕纏上繃帶,以避免受傷,丁皓峰說,拳擊比較容易發生手肘、手腕姿勢不當扭到,或是運動後肌肉痠痛,因此每次練習前一定要做操,練習後也要收操,若有疼痛狀況,也要立刻向教練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