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異色名導大衛柯能堡,以1986年的科幻驚悚電影「變蠅人」(The Fly)躍身國際大導演之列,雖然以科幻類型走紅,但是他近期的電影則偏重「寫實」,甚至寫實到令人瞠目結舌、不敢直視的境界!在「暴力效應」(A History Of Violence)引起震撼之後,同樣描寫暴力與人性的「黑幕謎情」(Eastern Promises)又在銀幕上掀起另一場腥風血雨。
一把剃刀,在死者的喉嚨上面割出一道紅光,劇情就從這個鮮血淋漓的耶誕夜拉開序幕。故事背景是關於身在倫敦的俄國移民,女主角娜歐蜜華茲飾演的助產護士,在醫院裡為一名14歲的俄國少女接生,少女難產死亡,只留下一名孤雛,以及一本日記。熱心的女主角想要憑著日記替女嬰找回親人,卻發現這個死亡的母親是一個被逼良為娼的妓女,背後還牽扯出俄國黑幫的罪惡秘辛。
以「金剛」(King Kong)成名的娜歐蜜華茲,最近走的都是黑色另類路線,可是比起不知所云的「大劊人心」(Funny Games),她在「黑幕謎情」裡的角色倒是頗富層次感。她飾演的醫院助產護士,由於曾經有過流產的經驗,因此讓她和死去的少女之間,存在著一種母性情懷的「同理心」,也因而激發出一種屬於女性的剛毅堅強,以及溫暖善良的「正義感」。
對比著女主角所代表的「善念」,電影裡的男性世界則存在著極端險惡的暴力因子!片中描述的黑手黨世界,充滿了心機、罪惡與殺戮。黑道家族的血腥爭鬥,頗有當年「教父」(Godfather)的丰采,但是片中的男性世界,卻回歸到最原始的本質,不但充滿弱肉強食的陰狠氣息,就連電影裡面的殺人工具都是使用「最原始的武器」。所以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整部電影裡面幾乎沒有任何槍枝的出現,全部都用「拳頭」或「刀子」來硬碰硬,然而最可怕的絕對不會是「手上的那把刀」,而是「心裡的那把刀」。一向善於探索黑暗人性的導演大衛柯能堡,透過這部電影,又再次成功展現他獨到的暴力哲學觀點。整部電影融合了「懸疑驚悚」以及「黑幫鬥爭」等類型電影元素,卻不流於渲染或浮誇,在穩重深沉的步調當中,帶出人類良知與道德界線的深度探究,相當耐人尋味。
以「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系列的靈魂人物「王者亞拉岡」一炮而紅的維果莫天森,在「暴力效應」之後,繼續和大衛柯能堡合作,這次不但刻意練出滿口俄國腔,而且演出的尺度更寬,也更精采!那場在公共浴室裡面遇襲的戲碼,讓觀眾尖叫連連,腎上腺素狂飆!由於他的遇襲地點是在「浴室」,所以他也非常敬業,並且非常合乎邏輯的「全裸」跟敵人搏鬥,不但毫無遮掩,連第三點都清晰可見,而且就連刀子割斷動脈、刺進眼睛的畫面都逼真呈現,整段畫面近乎一鏡到底,呈現出一種毫不避諱的真實感!女性觀眾一方面會遮住眼睛(因為不敢看暴力鏡頭),一方面又會偷偷睜開眼睛(因為想看露點鏡頭),形成非常獨特的觀影經驗!維果的實力無須露點搏版面,據說在演出本片之前,也是作足功課,不但特地飛去莫斯科、聖彼德堡等地觀察當地人的生活型態,並且學習他們說話的腔調與言行舉止,消化吸收過後,再融入到角色裡面。也因為這樣的用心,讓他以這個角色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根據電影裡的描述,俄國黑幫是以「身上的紋身」來分辨身分,所以黑幫內部的等級,會用特定的刺青圖案來表示,等於是把「履歷表」直接刺在身上!所以看到片中的男主角維果莫天森,那一身「豐富」的刺青,就可以知道他的來頭不小!整部電影就看他從黑道老大的司機、負責毀屍滅跡的小嘍囉,一路晉升為黑幫龍頭,然而背後卻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身分,要到最後才會揭曉。這些複雜的設定,都為這個角色增添豐富性,也頗有「無間道」式的內心掙扎。
「黑幕謎情」除了深入描寫俄國黑幫傳統以及驚人的暴力場面之外,印象最深的是男主角在餐廳裡的「黑幫受封儀式」,這場入幫儀式被導演處理的像是聖徒的受洗過程,有一種莊嚴神聖的「藝術化」風格,頗為可觀。當然,把黑社會神聖化的描述,不免會引來一定程度的道德爭議,可是換個角度看,片中的另一個男主角文森卡索,從一開始的十惡不赦,到後來的心性轉變,本來要殺掉嬰兒,卻又突然找回良知。原來即使是在最險惡的環境,也可以選擇對的路來走。或許在這個殘酷的血色人生裡,即使為了生存而有一些「不得不這麼做」的事情,可是到頭來,人性的善良本質,卻始終未曾磨滅。
光影隨想: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
wyp2221/3/1311285395/200811242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