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雪 子欲達必須行 八十猶行腳的導演李行

林黛嫚/文‧李行提供/圖 |2008.12.13
3330觀看次
字級

李行導演從影60年,培育了無數的台灣電影工作者,也捧紅了許多電影的天王天后,他本身就是一部電影史,並見證了某一段台灣電影的年代,他的作品在不同年代,都有影響主流電影的經典佳作,而連續獲得1978、1979、1980年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是台灣電影史上至今無人能破的紀錄。

電影導演李行是我們熟知的,他的《養鴨人家》、《秋決》、《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城故事》等影片,至今仍膾炙人口,耳熟能詳,不過電影大師李行,最早的戲劇啟蒙卻是舞台劇,從蘇州國立社會教育學院藝術系戲劇組科班出身,在求學階段參加戲劇社團,不斷導、演舞台劇,後來雖然轉向電影工作,但他始終沒有忘情舞台劇,八十高齡之際,仍計畫把關漢卿的雜劇《竇娥冤》改編成舞台劇《夏雪》在國家戲劇公演。

華山不論劍 織就藝術夢

李行的童年有很長一段時間因為父親修道之故,全家隱居在華山白峰,由於山中歲月的枯寂單調,李行和兄弟們的娛樂之一就是「織夢」。大哥子弋多長幾歲,閱讀及閱歷都豐富,常常說故事給弟弟們聽,故事說到沒的說了,就開始聚在一起把想像化為故事,邊說邊想,邊想邊說,以之來滿足幼小空虛的心靈,這段織夢的日子,正是李行的藝術細胞也隨著萌芽滋長的階段。

在那寂寥枯澀的日子中,只有到了舊曆新年這個中國人的大日子,父親才會開放解禁,讓平日拘謹修道的生活,暫時可以放鬆、同樂、宣洩一下緊繃的情緒。有一次,大哥慫恿小弟子繼,把鐃鈸鑼鼓喧天動地地敲打起來,而李行就夥著跟父親修道的門徒在洞前廣場上演出「跑旱船」的民藝,有的戴上紅辣椒串成的耳墜,扮成醜老太婆;有的揣起兩個饅頭在胸前扮演王大娘,有的不用多著粉墨就是一副猴樣;還有的借來眼鏡和煙桿扮起縣師爺……從規畫到演出都是李行的主意,李行自己也穿上母親的紫色棉襖男扮女裝,那種娟媚模樣讓眾人都忍不住笑翻,李行還開心地大喊:「我們演給上帝看」。

司令台即舞台 克難不減熱情

中學時代,李行在陜西扶輪中學常看高班學長的話劇表演,印象深刻的是袁俊(即資深導演張駿祥)的劇本《萬世師表》,抗戰期間物資嚴重匱乏,演舞台劇也只好一切從簡,司令台就是舞台,弄燈光,做效果,甚至怕臨時搭的舞台佈景被風吹倒,而徹夜看守,正式表演時,還得有人在舞台後方,用雙手撐住被野風吹的搖搖欲墜的佈景片,學長們如此克難刻苦的演出,都是因骨子裡那愛戲的熱情,這種熱情也深深影響了李行。

高一下他轉到西安私立力行中學,當時不過十六歲,在學校沒有演出機會,就到校外發展,把握機會參與校外社團的表演,像是名劇人戴涯領軍的中國戲劇學會,由丁尼導演,在西安文化會堂公演的《生死戀》,這是李行第一次參與演出舞台劇。

接著全家遷居回上海,李行在復旦實驗中學就讀時,負責戲劇社,演出也都是因陋就簡,十分克難,但對李行而言卻是很好的歷練,為他接下來就讀戲劇科系的專業訓練打好根基。

從湄水河畔到蘇州河畔,是李行把對戲劇的興趣轉向專業的階段。李行對舞台劇、電影的喜好及專注投入已經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他可以省下兩天的早餐錢,只為了看《八千里路雲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萬家燈火》這些戰後膾炙人口的電影,或者到蘭心戲院去觀摩當時上海一些知名演員石揮、張伐、韓非所演出的《雷雨》、《文天祥》等舞台劇,他也願意為了吸收舞台知識和實務經驗,而委志屈身演出一些無名的角色,那種狂熱和執著,連他的大哥和二哥都驚訝、佩服不已。

影劇路 譗糟老頭李行豃是起點

到了台灣,沒有戲劇相關科系可以讀,李行選擇省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教系就讀,除了在學校劇團,同時間,李行加入台北蓬勃的社會劇運,踏進中山堂,演出雷亨利寫作的《青年進行曲》話劇,在南昌街明星戲院裡與崔冰、鐵瑜、周旭江、羅蘋、李果、田豐等人演出《百醜圖》,台灣劇場就此出現了糟老頭形象的「李行」。

「李行」這個名字是李行和哥哥討論後一起想出來的,當時他們住在南昌街小樓上,一致認為「子欲達」必須「行」,於是捨棄了之前的「達子」、「達之」等曾經用過的藝名,這是李行表演藝術生涯的起點。李行在台灣師院三年半的學生生涯,記得的全都是話劇、話劇、話劇,就連交女朋友,日後成為李太太的王為瑾也是因話劇結緣。

回想起他們當年初識的經過,李行回憶道:「當時戲劇之友社的社長是顏秉嶼,我是導演,1950年暑假開學後,我們決定要演夏衍的《歲寒知松柏》(原名《歲寒圖》),那時候30年代劇作家的作品還沒禁演,馮友竹和我演男主角,要開始物色女主角,我和顏秉嶼就常在女生宿舍門口看人。後來顏秉嶼看上體育系一年級的新生王為瑾,就說要找她演戲並約她到訓導處辦公室談談。」

話劇結緣 女主角變老婆

「那是我們第一次正式見面,我坐在課外活動組的辦公桌後,為瑾進門,站在一旁等,她先看到我,並不認識,有人跟她說,那是導演李子達,她以為導演是從外面找的,不是本校的人」。因為王為瑾是空軍子弟人家出身,穿著打扮和一般學生不一樣,空軍的衣服質料都很好,空軍的大外套,把外面一層拆掉,裡面的棕毛皮做成外套,看起來非常考究時髦。

李行對王為瑾的第一印象,是一種很特別的感覺,不單排戲時對她特別指導,平時社團玩團體遊戲時,也老是去逗她,像玩幾號球碰幾號球,李行老是做球給王為瑾接,有時接不上失誤受罰,王為瑾還想,「這個人怎麼老找我麻煩」,原來在彼此心目中早就有了清晰的身影,只是年輕人不知道那就是戀愛的感覺。話劇演完之後,當導演的李行就對女主角展開熱烈追求。

那時師院的女生宿舍叫七星寮,師範學院晚飯開的早,每天吃過飯,男生們就到七星寮外站崗。一開始兩人還不太熟,晚自習時李行會叫白景瑞或劉芳剛去圖書館把王為瑾找下來,約到學校附近的一家錦昌冰店,代價是請吃一碗清冰。

冰店外面有個空地,放了大喇叭,舖了水泥地,李行和王為瑾聞樂起舞,白景瑞和劉芳剛邊吃清冰邊看他們跳舞,大家都很開心,一天就算過完了。等到感情越來越深,李行就覺得白、劉這兩顆大電燈泡很惹人厭,李行對王為瑾說,「如果他兩人在這兒,我感覺今晚就是沒有和你在一起,要兩人單獨在一起才算是約會」,可見在李行心中對王為瑾依戀已深、難分難捨。

刻苦度日 熬稀飯打發一餐

他們一開始交往,從老師、同學到家長沒有一人贊成。師院的女舍監石季玉(後來擔任台北二女中校長),把王為瑾找去她的房間,說,「以你的條件,為何要跟李子達交往」,王為瑾能說什麼,只有聽訓的份。在老一輩的觀念裡,李行太活躍,他整天忙著、轉著的那些演戲、導戲的事也不像是經世大業。不過小倆口卻不顧眾人的反對,從大學到李行當兵一年、師大附中實習一年,然後在毫無積蓄的情況下步上紅毯,給這段因戲結緣的戀情一個美滿的結果。

婚後,王為瑾辭了教師工作,專心在家照顧孩子,李行當時已經離開自立晚報,希望能繼續自己喜愛的影劇工作,只是影劇工作不穩定,好不容易賺了一點微薄的酬勞,都給兒子顯一買最好的奶粉吃。李行記得他演一場舞台劇的酬勞是五十塊錢,可是嬰兒奶粉一天一天價格飛漲,粉紅色罐裝的SMA奶粉,當顯一初生時,一罐四十二元可吃五、六天,到了顯一六個月大,一罐吃兩天就沒了。有一次,家中食糧用盡,李行到自立晚報向母親借五十元,買了一罐漲到四十五元的奶粉,剩下五塊錢,買花生米、饅頭、鹹鴨蛋,夫妻倆熬了稀飯打發一餐。

無法忘情的舞台劇

這幾年日子過的非常辛苦,李行的父母為了自立晚報也是焦頭爛額,自顧不暇。又過一年,李行實在撐不下去,就搬離仁愛路租住的違建房子,搬到長安東路,住回父母親的家裡。一直到李行有機會執導影片,開始大量拍台語片,他的經濟情況才有轉機。

於是從《王哥柳哥遊寶島》到《街頭巷尾》、《路》、《秋決》、《彩雲飛》,一路到《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城故事》、《原鄉人》、《唐山過台灣》,李行導演五十年的電影生涯,簡直就是一部台灣的電影史。他個人以及所拍過的影片,獲得的肯定也是影史上空前的紀錄。

拍完《秋決》後,李行念念不忘要做的事是把好友謝家孝的小說《跪在火燙的石板上》搬上銀幕,但是歷經預定男主角歐威的過世、李行自身創作熱情的消退,以及原著及催生者謝家孝也過世,加上整個台灣電影環境的大崩壞,這個願望眼看著是無法實現了,反而是他的另一個計畫,也是他始終無法忘情的舞台劇《夏雪》積極籌備計畫在台北的國家戲劇院上演。

《秋決》、《夏雪》也許還有《秋》有《冬》

至於《夏雪》的原始構想,還要回溯到和林鳳嬌的合作。林鳳嬌婚後息影,李行曾想拍電影版的《竇娥冤》,林鳳嬌是女主角竇娥的不二人選,他幾次邀林鳳嬌以此片復出影壇,但因林鳳嬌和成龍的婚姻仍是不能說的秘密,當時成龍的演藝事業正如日中天,許多女影迷若知道成龍結婚,不知會有多麼激烈的反應,林鳳嬌認為她若復出拍戲,大家的焦點會集中在她和成龍的婚事傳聞,可能會影響成龍的演藝事業,林鳳嬌最後決定專心當龍太太。

電影拍不成,李行就想把京劇故事改編成舞台劇,他先找張永祥做這件事,當時張永祥剛到華視工作,抽不開身,李行就找了貢敏來編劇,但是貢敏對於此劇的理念和李行不盡一致。李行的想法是要貢敏先把京劇改編成舞台劇,這個架構出來了,再一起討論加內容,但是貢敏想把竇娥的冤屈拿來和大陸文革對比,李行不認同這種太政治味的劇本走向,因此由貢敏編劇一事就擱下了。

李行導完舞台劇《昨天‧今天‧明天》時,就曾和編劇孫陽談過改編「竇娥冤」這個故事的念頭,問問孫陽有沒有興趣做這件事,孫陽說他想想,一想就好幾年過去了。2006年年底,孫陽完成初稿,李行對舞台劇的熱情終於又被牽動起來。隔年年初,孫陽根據李行對劇本的意見調整內容,終於定稿。李行和舞台設計專家聶光炎、新象總監許博允以及大哥李子弋都談過,大家都覺得孫陽的劇本很有創意,都支持這個計畫,李行心想,「客觀環境來看,我的電影心願《跪在火燙的石板上》能否實現,要打一個大問號,但是這個舞台劇,讓我有了當年創作《秋決》的熱情,李行已經是李行了,做舞台劇《夏雪》不一定加分,可是對我的藝術生涯來說,有了《秋決》,再來《夏雪》,將來也許還可以有『春』、有『冬』,而有一個完整的四季四部曲留在人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