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澍綜合外電報導】日本金澤大學考古學教授中村慎一等組成的中日研究組,近日宣布在浙江省田螺山遺址距今五千五百至六千年前的地層中,發現可能是世界最古老的茶地遺跡。
研究組說,在地表挖掘的坑道出土十多株木根。當地土質濕度較低,木根的保存狀態良好,屬山茶科。木根出土時排成一列,專家認為人工栽培的可能性很高。在五公尺外的另一處挖掘地也發現同樣的木根。
山茶屬有山茶、茶梅、茶樹。由於採集山茶油需大量茶樹,而該樹低矮,適宜採摘葉片等,研究組斷定出土的極可能是茶樹,遺跡為相隔數公尺種植茶樹的茶地。
中國雲南省被視為野生茶葉的發祥地。其相關記載最早見於西元前一○○年西漢的文獻,更早的情況尚不清楚。此次發現顯示茶葉可能在更早時期已開始栽培,對探尋茶葉栽種起源頗有研究價值。
田螺山遺址位於餘姚市三七鎮相嶴村,二○○一年發現時,出土四千至七千年前的建築遺跡及大量碳化米,是姚江流域一處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村落遺址。當地鄉民代代相傳「田螺山像彌勒坐像」。
九○○年,五代遊方僧布袋和尚,曾多次掛褡毗鄰田螺山的天華寺。此寺被焚毀後,布袋和尚在廢墟中建立岳林莊,隸屬奉化的岳林禪寺。之後,岳林莊下側形成的村落,稱「莊下」,一直沿用至今。
岳林莊自古擁有大批山林、塘田,往昔歸奉化岳林寺掌管。史載,當年布袋和尚曾組織岳林莊附近民眾,兩度圍海造田。至今,田螺山周邊地區仍遺存與布袋和尚有關的彌勒佛墩、和尚田、和尚塘等古地名。
西起彌勒道場之一溪口雪竇寺和露天彌勒大佛,中貫布袋和尚出家圓寂的奉化岳林寺、埋骨的封山寺,還有未來的彌勒村,東抵布袋和尚始建的裘村岳林莊和田螺山,構成佛教文化勝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