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今年十一月貸出的金額超過過去五年總和,創下IMF成立六十二年來的新高。
IMF這個月批准放款四百一十八億美元(台幣一兆三千九百一十億元),包括貸給烏克蘭一百六十四億,匈牙利一百五十七億,愛爾蘭二十一億,巴基斯坦七十六億。正在審議的是對塞爾維亞、土耳其、白俄羅斯、拉脫維亞的貸款。
IMF一年前還鬧窮,甚至幾乎變成一個可有可無的機構,現在卻在全球信用危機裡展現生機,出口減弱、金融體系動盪、投資人信心趴地的開發中國家,望IMF如大旱望雲霓。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賽門‧強森說:「這可以說是IMF六十二年歷史上最忙的一個月。」他說,才不過六個月前,IMF的主要捐款國,也就是G7,還奚落IMF沒人光顧,關門算了。本月稍早,日本自願掏腰包,使IMF的放款能力,從二千億美元提高為三千億。英國則呼籲外匯存底豐厚的中國、沙烏地阿拉伯增加捐助IMF。
為了因應潮湧而至的借款需求,IMF在上月底通過一套短期放款機制,將開發中國家的可貸金額增加一倍。有資格申貸的國家,可以貸到相當於他們配額百分之五百的款項(「配額」是指該國對IMF的捐助額),而且十二個月內可貸三次。
目前金融狀況最糟的大多為東歐國家,包括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愛沙尼亞、利陶宛,其中有些國家的短期國債是他們儲備存底的百分之百。IMF歷史上最大筆的放款,是二○○二年九月給巴西三百零四億美元。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危機,南韓在那年十二月獲貸兩百一十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