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嘉義訊】有「凌波仙子」、「菱角鳥」之稱的水雉,經過十年復育,目前數量已經從原本的數十隻,增加到超過三百隻。國際知名的保育專家珍古德,二十六日將來台造訪台南的「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探望這批二級珍稀保育鳥類。

台南官田的「水雉生態教育員區」,是國內第一個因為工程開發,由政府、開發單位和民間保育體共同打造的水雉復育棲地,是國內重大開發案兼顧動物保育的成功範例。
台灣高鐵公司副總賈先德說,由高鐵局和台灣高鐵共同向台糖公司租用台南官田的十五公頃土地,打造水雉復育區。 (謝蕙蓮翻攝)
過去十年來,台灣高鐵公司共投入約四千萬元,進行水雉復育工作。
經過十年的復育,台南野鳥學會表示,目前南部地區的水雉總數已經超過三百隻,台南官田的復育區內就有大約五十隻。連周邊的菱角田裡,水雉數量也明顯增加,野鳥學會人員甚至曾高雄蓮花池,看到水雉蹤跡。
保育專家珍古德在二○○○年到官田參訪水雉復育情形,當時她帶走一根水雉換羽時掉落的羽毛。後來她曾多次在國際性的演講中,拿出水雉羽毛向國際人士展示,介紹台灣成功復育水雉的經驗。下周珍古德要再次造訪台灣,親眼探訪這批令她動容不已的水上嬌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