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攜子自殺案達39件創新高 出現尋短見想法 撥打113兒少保護專線協助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十一月二十日是世界兒童人權日,家扶基金會昨天公布調查結果,今年一至十月,台灣攜子自殺案達三十九件,創歷年新高。基金會副執行長何素秋呼籲兒童是國家公共財,不是私有財產,父母沒有權力決定他們生死。

家扶基金會昨天替國家未來主人翁發聲,喊出「SOS!讓我活下去」,呼籲父母停止爭吵,尊重兒童生存權心聲,有攜子自殺想法時,家扶願意伸援手。何素秋說,除提供急難救助金,還與社會局結合,替舉債家庭安置子女寄養到成年,如果兒童需要協助,可打○八○○○七八五八五家扶專線,也可撥打一一三全國婦幼保護專線。
根據內政部兒童局統計,攜子自殺的主因是「婚姻衝突」和「經濟壓力」,其中,以經濟壓力排名第一,比率達百分之五十六。兒童局長簡慧娟認為,婚姻諮商和理財教育是迫切需要探討的問題,只有從全面性著手,兒虐才能根治。
台大社工系教授鄭麗珍指出,雖然社會對兒童保護制定很多方案,但明顯效果不彰,從家長替兒童做生死決定就知道「兒童是公共財產」的觀念並沒有普遍受到認同;教育和衛生體系應該介入。
理財專家夏韻芬表示,除了從小灌輸理財觀念的教育,父母也要多和小孩談家庭的經濟狀況,因為孩子絕對能體諒,甚至全家一起解決難題,度過難關。
台北就讀國中的張同學哭著陳述:「有人跟我年紀一樣大卻無聲無息消失,台灣生育率已經降低,還要扼殺兒童嗎?」台中的高三廖同學每次看到新聞就訝異:「大人的解決能力好差,居然選擇自殺。」
另外,經濟不景氣,愈來愈多家庭養不起孩子,兒童福利聯盟接獲出養諮詢電話的件數也跟著增加,但受不景氣的影響,兒盟的募款也更加困難。
兒盟執行長王育敏感慨,目前正值兒盟「搶救生命棄兒不捨」的募款活動期間,但募款收入已經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三成,距離一千五百萬元的目標只達成了一半,令人心急。希望更多社會大眾加入兒盟搶救棄兒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