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國際考古學家發布在阿富汗巴米揚地底找到十九公尺長的古代臥佛像。
由阿富汗人和法國人組成的考古隊九月間找到一些未見記載的臥佛塑像部位,如拇指、食指、手掌、部分手臂和身體,還有佛像臥躺的床座。
巴米揚省古跡與歷史遺址主任扎利亞說:「這是我們在這裡開始以來最重要的發現。開始時,先找到部分的佛足,但不是很清楚那是什麼部位。」
考古學家法耶茲說,他們還沒找到整尊佛像,但從出土的部分可以計算出佛像長約十九公尺。可惜的是,出土的佛像頭部和其他部位大部分已損毀。法耶茲相信這些損毀是阿拉伯入侵者在九世紀造成的。
考古隊已在挖掘地點蓋上泥土,保護臥佛像免受冬季的惡劣天氣,以及盜墓者的破壞。
領隊的考古學家塔爾齊說,他和一些法國考古學家會在來年夏季回到巴米揚,繼續進行挖掘。
塔爾齊率領的考古隊,原本尋找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記》描述的巴米揚第三座大佛:一尊三百公尺長的大佛像。
巴米揚原本有兩座具有一千五百年歷史大佛像,七年前遭塔利班炸毀。考古隊在二○○一年塔利班政權垮台後,回到巴米揚重新展開尋找第三座大佛的工作。
如今,第三座大佛的下落已傳出更多線索。考古隊在遭炸毀大佛的兩個洞穴之間的地底,找到一個入口,他們相信那可能是前往第三座大佛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