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具有百年歷史的「哈瑪星台鐵高雄港站」將轉型為鐵道文化園區,不但記錄高雄發展的歷史軌跡,也展現鐵道文化資產再利用的創意。
通往高雄港口的濱海鐵路線,日文稱為Hamasen,當地人以台語直譯其音,稱為「哈瑪星」,高雄港站於一九○八年擴建完成至今一百年,是高雄市最早的火車站,位居南台灣鐵道客運及貨運輸樞紐。
高雄市鐵路建設自日據時期,於一八九八年耗資千萬,分別由南北兩端同時興工,南部以鼓山為起點向北推進,歷時十年,基隆至鼓山長達兩百五十二哩的縱貫線鐵路完成通車。
縱貫鐵路「打狗火車站」原稱「打狗驛」,創始於一九○○年,一九二○年更名為「高雄驛」,辦理客貨運業務,成為台灣鐵路縱貫線終點,後來又與屏東線連結,也是屏東線始發站。於一九四一年將客運業務遷移至建國二路高雄火車站現址,從此「高雄驛」改為高雄港站專辦貨運業務。
台灣光復後,配合港區碼頭擴建及高雄市重工業發展,路線延伸各碼頭並建立高雄市區第一臨港線及第二臨港線,延伸各主要工廠。
如今隨著左營翠華路段鐵路地下化工程今年底啟動,切斷高雄港站鐵道與西部幹線鐵道的連接,哈瑪星高雄港站九日將功成身退,由高雄市文化局接管經營,「百年鐵支路」將轉型為鐵道文化園區,開放高雄港站站長室、辦公室內百年老文物供民眾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