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羽
24年前因車禍失去左腳的阮錦源,靠著毅力走過人生低潮,不但克服肢體不便,還是國內鐵人三項比賽的常客,至今已參加過8次全國性的比賽。而近年他苦練飛行傘,又多了一個頭銜———獨腳鳥人,讓不少好友開玩笑說:「陸海空,阮錦源全包了」。
30歲那年,阮錦源到父親經營的貨車公司開聯結車,因為同公司的司機想開個玩笑,故意從對向車道駛近軋他車,結果車頭雖然閃過,但聯結車廂甩尾時撞到阮錦源的駕駛座,當場車頭凹陷,阮錦源失去知覺。
意外遭斷足 從運動重生
車禍後醒來的剎那,阮錦源不知道左腳已被截肢。待稍微清醒,伸手摸摸四肢,竟然發現左腳膝蓋以下「不見了」,阮錦源晴天霹靂,幾乎無法接受事實。
好在國小畢業就進入社會工作的阮錦源,結婚生子後賺錢沒有亂花,還懂得規畫保險保障風險,所以意外發生後,看到隔床的病友不但身心痛苦,還整日為醫藥費憂心忡忡,自己則不但有全家人的支持鼓勵,甚至還有理賠金可維持一段時日的開銷,當下便轉換成另一種想法:「我不該心灰意冷,斷腿之後,才是我第二人生的開始!」
從小就熱愛游泳的阮錦源,為了復健勤練游泳,原本只能泡泡水的另一半陳月嬌,為了陪他復健,不但泳技大增,兩人還參加基隆紅十字會,先後成為救生員和救生教練。此外,為了喚起自己的鬥志,阮錦源15年前首次參加鐵人三項比賽,作為自我挑戰的開始。
鐵人三項賽 不斷創紀錄
所謂鐵人三項,就是選手必須一口氣游泳1500公尺、騎自行車40公里、再跑步10公里,再計算誰的完成時間最短,可說是相當耗費體力的馬拉松式比賽。「第一次參賽,我差一點點就完成三項比賽,但事後檢討,卻覺得即便完成了,也『勝之不武』,對其他選手並不公平。」
原來,鐵人三項比賽規定,肢障朋友參加鐵人三項,跑步的項目可選擇坐輪椅前進。「游泳是我的強項,但跑步卻是靠著輪椅參賽,這對自己及其他選手都不公平,因此我決定穿著義肢自己跑。」阮錦源用心找尋適合運動的義肢,最後幸運獲得強生公司贊助,為日後7 次完成鐵人三項挑戰的紀錄跨出第一步。
阮錦源表示,每次比賽結束,都有「累翻了」的感覺,但是想到再一次完成挑戰,精神又來了。「歷次成績中,最好的一次是進入前50名,不過從另一個角度想:如果斷足的我都能跑步、游泳、騎單車,身心健康的人就沒有藉口說自己『做不到』了!。」
佳績激勵人 毅力更過人
少了1條腿的阮錦源,如今擔任基隆市立游泳池救生組長,不但不必受人照顧,還可以從事救人的工作。阮錦源說,在練習的過程中,斷足處經常磨得破皮流血,但他不斷告訴自己:「只要我做得到,就能鼓勵身心障礙的朋友走出戶外,多參加體育活動。」果然,他真的全部都做到了。
坦言個性「不服輸」的阮錦源,不但要求自己學會各種運動,而且還要好到像比賽選手的程度。事實上,阮錦源多年來一直是我國帕運(殘障奧運會)游泳選手(全國排名則為第16名),不但得到無數的獎牌,還曾是1996年紐西蘭奧運、2000年釜山殘障奧運會,空氣槍射擊運動的選手,並分別得到銀牌和銅牌的佳績。
鼓勵另一半 也成女泳將
除了自己迭創佳績,阮錦源也不斷鼓勵另一半游出自己的天空,所以陳月嬌在國內女子泳將中十分有名,還曾和游泳名將王瀚,共創橫渡直布羅陀海峽的紀錄。
「路是人走出來的,天空也是為勇敢的人開放的!」戴著義肢向前衝的阮錦源,曾教過一位飛行傘協會的成員游泳,透過這名學員的協助,阮錦源勇敢挑戰飛行傘(滑翔翼),經過長時間的練習,他終於能夠翱翔天際,自由自在的駕著飛行傘,上下左右御風前進。
「克服心理障礙、人定勝天」是阮錦源由「泳士」成為「勇士」的最佳座右銘。阮錦源表示,如今他除了擔任基隆市飛行運動委員會主任委員,同時義務擔任教練,積極幫助殘障朋友以游泳進行復健,他堅信,殘障朋友只要選對運動項目,然後持之以恆,每個人都能擁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