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鄰國 脫離法國統治後 敘視黎為屬地 曾軍事占領29年 黎國外長赴大馬士革簽署聯合建交文件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十四日頒布總統令,宣布敘利亞與黎巴嫩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將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設立大使館。這意味著這兩個中東鄰國的六十多年恩怨,終獲了結實現關係正常化。
黎巴嫩總統蘇萊曼對此表示滿意,希望巴沙爾的決定,能掀開黎敘關係的新篇章,使兩國關係得到全面發展;黎巴嫩外交部長薩盧赫十五日訪問大馬士革,與敘利亞外長穆阿利姆簽署聯合文件,宣布兩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
昔日同屬奧斯曼帝國
敘利亞與黎巴嫩是鄰國,歷史上曾同屬奧斯曼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淪為法國委任統治地,一九四○年代先後宣布獨立,但兩國一直沒有建交,原因是敘利亞視黎巴嫩為屬地,不承認其獨立地位。
黎國內戰 敘出兵占領
一九七五年,黎巴嫩各派系間發生武裝衝突,內戰爆發。翌年,經阿拉伯聯盟授權,敘利亞以「阿拉伯威懾部隊」名義,派軍數萬進駐黎巴嫩,對黎巴嫩實施軍事、政治等全面控制。
一九八九年,黎巴嫩各派系達成和解協議,規定敘利亞部隊應逐步撤出黎巴嫩,但未明訂撤軍時間表。此後,應黎國政府要求,這支軍隊一直留在黎巴嫩;一九九一年九月,兩國更簽署安全協議,以法律形式規定敘利亞對黎巴嫩安全負有責任和義務。一旦黎巴嫩遭到以色列攻擊,可尋求敘利亞的支援。
哈里里遇害 敘全部撤軍
二○○○年七月,巴沙爾就任敘利亞總統後,黎國內要求敘軍撤離和修正黎敘關係的呼聲漸高;隔年,敘利亞開始逐步減少在黎駐軍。二○○五年二月,黎巴嫩前總理哈里里遇害身亡後,美國等西方國家和黎國反對派指責敘利亞應對此事負責,敘利亞迫於國際壓力,宣布全部撤軍,才結束了在黎巴嫩長達二十九年的軍事占領。但敘、黎兩國關係此後一直處於緊張狀態,今年以來才在國際斡旋下轉趨緩和。
兩國總統 4月同意建交
今年四月,黎巴嫩總統蘇萊曼訪問敘利亞時,兩國同意建交;八月十三日,巴沙爾和黎巴嫩總統蘇萊曼在大馬士革共同宣布,兩國同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巴沙爾九月初在大馬士革與法國總統沙科吉、卡達國王哈馬德和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舉行的四國峰會期間曾表示,敘黎兩國將在今年年底前互派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