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鎮
印第安納瓊斯系列電影《水晶骷髏王國》,及日前法國巴黎布利碼頭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和美國史密森尼博物館等館的人氣館藏品──水晶骷髏頭,被證實並非出自古代中美洲工匠之手,讓「水晶骷髏頭」聲名大噪,更讓此類工藝展受到高度注意。
許多人不免好奇:水晶骷髏頭被人當成骨董、藝術品珍藏,是因為它具有神秘的傳說,或是把因為它是進行宗教儀式的一項法器?
台灣一向以珍藏大型佛像水晶展覽為主題的晶將寶石公司,最近在高雄福華名品3樓,展示一對「水晶骷髏頭」,引起眾多民眾的好奇,特別就近一窺真面目。而學佛多年的蕭丁友,正是這一對水晶骷髏頭的收藏者。
對佛像及石雕茶盤藝術相當投入的蕭丁友,對於水晶原礦塑像一向情有獨鍾。20多年來,他常藉著出國的機會,到各地廣搜水晶原礦,並請藝術家加工雕塑成各種佛像藝術作品,這次推出「水晶骷髏頭」展,除了是趁著話題搭上電影熱潮,與更多同好「奇石共賞」,更希望藉由這項水晶藝術,提醒眾人及時行孝。
蕭丁友個人對水晶十分喜好,特別是水晶清透沁涼,讓他格外覺得心靈平和、吉祥如意。「很多人相信水晶有特別的能量,我則覺得和水晶的磁場特別合得來。」蕭丁友一摸到水晶,往往浮躁的心情立刻就沉澱下來。
根據已失傳的馬雅文化曆法傳說,溯自古老中美洲文化的水晶骷髏頭,現存共有十二具,它們賦有醫治重病的神秘力量。若是集合這十二具水晶骷髏頭,再加上傳說中的第十三具,就可召喚出強大力量挽救地球。
最早在報章雜誌上看到「水晶骷髏頭」相關報導與傳說時,蕭丁友當下回想到20多年前,由西伯利亞採購的礦源中有2個水晶原礦,一出土即與骷髏頭外型頗為相似,蕭丁友於是拜託水晶師傅稍微清潔修飾,結果竟是2個渾然天成的「水晶骷髏頭」。
一般人見狀,大概會有所忌憚而保持距離,可是學佛的蕭丁友並不畏懼,反而想到《父母恩重難報經》上說,釋迦牟尼佛帶領眾弟子往南方行走,看見路邊聚集枯骨一堆。如來忽然對著那堆枯骨,五體投地行起大禮,恭恭敬敬頂禮膜拜。
阿難尊者不明白佛陀何以有此動作?佛陀說:「你們雖然是我的上座首要弟子,出家修行的時日也很久了,但是所知道的事情還未廣博。這一堆枯骨,或者是我前世祖先的骨骸,或者是多生累世父母的遺骸。由於這個緣故,我今天才對著它們頂禮膜拜。」
佛陀又說,「如果是男人的骨骸,顏色會比較白而且比較重;如果是女人的骨骸,顏色則會比較黑而且比較輕;世間的女人,容易沉溺於感情,把生男育女的事情,認為是她的天賦職責,每生一個小孩,都要依賴母乳來養活這嬰孩的生命,乳汁是由血液變成的,每一個小孩都吸吮了母體中比八斛四斗還要多的白乳,所以母體憔悴消瘦,死後骨骸現出黑色,它的重量也比較輕。」
由於這兩段故事,虔誠的蕭丁友,對於這兩個「水晶骷髏頭」相當敬重,頗為巧合的是,這一對「水晶骷髏頭」一個較大、色澤偏白,一個較小、色澤偏黃,各高約20公分,好似一對男女的頭顱,令人不禁讚嘆造物者的神奇力量。
蕭丁友認為,水晶自然形成此形狀,因緣十分特殊。而能夠取得水晶的他,更是擁有特別的福分,深信是釋迦牟尼佛藉物訓示及提醒大家:「樹欲靜而風不止,子育養而親不在」,孝順父母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