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物化變形鳥雕塑 為環保發聲 |2025.01.21 語音朗讀 49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戴寧格將環境問題與雕塑結合。圖/取自IG@tdeininger這個雕塑從側面看像一堆垃圾,但從正確的角度觀賞,它變成一隻蜜蜂。圖/取自IG@tdeininger戴寧格將環境問題與雕塑結合。圖/取自IG@tdeininger這個雕塑從側面看像一堆垃圾,但從正確的角度觀賞,它變成一隻蜜蜂。圖/取自IG@tdeininger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每年有超過80萬噸的塑膠被傾倒至海洋,這種焦慮加上對昆蟲數量急劇下降及全球氣候危機的擔憂,推動美國藝術家戴寧格(Thomas Deininger)組合的作品,他將廢棄物轉化為變形的鳥類雕塑,其中許多鳥類都瀕臨滅絕,透過他的藝術傳達重要的環境訊息。從特定角度觀看時,每件完成的作品看起來都像詮釋一隻栩栩如生的鳥,一旦轉變視角,魔力就會顯現出來,戴寧格的作品巧妙地組合舊塑膠玩具和小飾品,發出對於資源濫用正如何損害自然世界的警告。戴寧格用膠槍將這些物品連接成一個複雜的結構,除非從某個角度觀察,否則看不出真實的含意,每個雕塑都需要一個多月才能完成,「我已經這樣做了一段時間,在各種人造材料中看到生物(鳥、魚、昆蟲等)的各個部分和碎片。」戴寧格解釋:「我在一種反向仿生學中看到喙、翅膀和羽毛,觀察自然世界時,也會看到特定物體的形狀和紋理,有時材料會激發主題的靈感。」對戴寧格來說,氣候危機是他最大的議題,在實踐藝術占據重心,「我一直對這些問題很敏感,發表這系列作品的催化劑,是當我在世界各地進行長達一年的衝浪之旅時,親眼目睹南太平洋偏遠島嶼上的塑膠被沖走。」戴寧格說:「我對美國消費主義輸出到全球各地感到非常失望,這似乎是一個臨時解決方案,但會帶來長期有害後果。」阻礙視為創新 平凡化作非凡在充滿創意的混亂穀倉工作室中,戴寧格透過將廢棄材料轉化為豐富多彩的敘事,重新定義藝術的界限。戴寧格的作品經常從各種角度展現不同面向,邀請觀眾參與緊迫的環境問題,儘管使用非傳統材料讓他面臨挑戰,但戴寧格將阻礙視為創新的機會,創造出能夠喚起各種回饋的藝術。戴寧格作品中描繪的鳥類包括許多瀕危或滅絕物種,他憑藉敏銳的觀察力,找到真實複製牠們的方法。透過整合各種廢棄物品(破損的玩具、電子零件和碎片),戴寧格為曾經被認為是垃圾的東西注入新生命,他的作品不僅在視覺上引人注目,而且還對消費主義和浪費進行評論,將平凡變成非凡。 前一篇文章 幫菇取名、拍畢業照 吸引70萬人點讚 下一篇文章 巴西120歲人瑞 爭取最長壽認證 熱門新聞 01【獻給動物朋友的詩】螳螂校長和他的動物學伴軍團2025.08.2802新營講堂關懷長者 捐贈吉祥米2025.08.2803日本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揭牌2025.08.2904永續竹巨蛋 低碳建築新美學2025.08.2805寄生上流布穀鳥2025.08.2806南非杜省公會參訪南華寺 認識中國茶文化2025.08.2807隱藏地穴裡的風光2025.08.2908葡萄牙佛光人抄經接龍 傳遞吉祥2025.08.2909石岡熱氣球嘉年華2025.08.3010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 法水寺首辦2025.08.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學貓兄弟 邊牧一起「折手手趴坐」罕見亮橘色沙魚 似放大版錦鯉日本與那國島「看見台灣」 如在眼前潛水員水下憋氣29分鐘 比海豚長2倍捕捉黑暗攝影賽 示警光害汙染咖啡廳老闆席地睡 活貓毯幫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