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2025年的高等教育趨勢顯示,教育現場和機構將更廣泛運用數位工具,採用新興技術並推行個人化的學習方法,應對學生多樣化的需求與期待;美國企業服務公司「Acreditta」形容,高等教育正處於「科技革命」的浪潮中。以下整未來高教8大趨勢:
趨勢1:微證書需求成長 時間運用更彈性
微證書(micro-credentials)在業界的需求迅速成長,微證書讓學生在短期內上課並習得相關專業技能,特別是技職教育專長,幫助學生彈性運用時間,快速掌握專業技能、充實自我,靈活應對職場需求。
趨勢2:個人學習 AI浪潮席捲而來
人工智慧正大幅改變高等教育,從行政管理到個人化學習皆然。不過,美國顧問公司「德勤」(Deloitte)表示,只有20%的教育機構認為,師生準備好採納AI工具。
時至2025年,大學將需要整合「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解決辦法,以改善學生的學習體驗並優化輔導、學術規畫和學習成果評量等流程。
趨勢3:網路安全 戰略重點 數位簽章 必要技術
網路安全(cybersecurity)依舊是今年高等教育的戰略重點,隨著數位化程度提升,關於學術和個人資料的風險也有增無減。美國非營利組織「EDUCAUSE」旨在運用資訊科技推進高等教育發展,EDUCAUSE將2025年視為需要特別強化網路安全的契機。
數位簽章(digital signature)等技術在學術認證中的應用不僅提高安全性,也強化人們對於證書授予機構的信心。
專題式學習 重視解決問題
趨勢4:學習流程數位化 創造更優質體驗
數位化(digitalization)是教育管理現代化的關鍵,從註冊到獲取內容和學業文憑,學生期望在任何地方都能快速存取相關資料。
學習歷程數位化不只是把相關流程轉到網路上進行,而是需要整合各項資源和工具。不過,美國雲端財務管理和人力資本管理軟體公司「Workday」對於不同產業高階主管的全球範圍調查顯示,線上學習雖然可行,但目前只有5%的高等教育領袖認為,教學現場的日常營運已經數位化。
趨勢5:當面授課+遠距 滿足非典型學生
混合教育(hybrid education)結合當面授課和遠距教學的個別優點,此趨勢滿足了非典型學生的彈性需求,尤其是已經出社會的全職工作者,或是需承擔家庭照顧責任的對象。
趨勢6:自適應學習 提高記憶力
自適應學習(adaptive learning,又稱適應型學習)採用數據,根據每個學生的個人需求自訂內容和活動。這種方式經過證實,有助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和學習成效。
趨勢7:專題式學習 重視教學實踐
專題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重視教學實踐和解決提問,讓學生得以應對現實世界的挑戰。
學生心理健康 備受關注
趨勢8:能力導向教育 考試成績不再唯一
能力導向教育(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CBE)著重評估學生對於特定技能的掌握程度,而非單純依賴考試成績或課堂上的表現。許多創新機構已採用能力導向教育教學法,預料今年會更普及。
此外,除了教學方法和技術應用,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至關重要。過去10年來,年輕人焦慮、憂鬱、孤獨的比例愈來愈高,學生的心理健康已經成為高等教育領袖關注的議題。2025年,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福祉勢必也會是眾人熱烈討論的焦點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