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大雄寶殿 弘法半世紀首修繕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 |2024.12.09
1209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信徒總代表吳伯雄(左)說:「在佛光山何等善緣,應當珍惜,以此與所有佛光人共勉。」右為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法制長吳志揚。圖/人間社記者趙啓超
「佛光山2024年大雄寶殿修繕開工祈福灑淨典禮」,齊聚海內外逾2700名僧信。恭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中)、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右2)、退居和尚心培和尚(左2)、副住持慧倫法師(左1)、慧昭法師(右1)主法。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修繕前的佛光山大雄寶殿。圖/人間社記者趙啓超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佛光山大雄寶殿落成近五十年歷史,為使弘法功能永續,八日隆重舉行「佛光山二○二四年大雄寶殿修繕開工祈福灑淨典禮」啟動修繕。昨日風和日麗,海內外逾兩千七百名僧信齊聚大雄寶殿成佛大道,迎接這人天歡喜的一刻。

典禮恭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退居和尚心培和尚主法,偕同長老、宗委、信徒代表,誦持〈大悲咒〉,遍灑甘露法水於大雄寶殿內外周圍,大眾也感受灑淨後的一片清涼。

僧信精神重鎮

禮佛重點行程  

心保和尚說明,大雄寶殿將近五十年來,陪伴著大家修行。但建築物畢竟時間一久,就有需要整修之處,像是每當大雨時的漏水情況很是困擾,此次將一併改善因年久產生的問題,以及加裝冷氣,帶給大眾更多清涼。萬佛牆將重新整塑,未來將以莊嚴、嶄新的面貌出現在大眾面前,屆時歡迎大家回到大雄寶殿禮拜。感謝大眾護持,一切都是萬緣具足。

佛光山信徒總代表吳伯雄說,每次到佛光山,大雄寶殿是重點行程。回想從三十幾歲的健步如飛,到現在的緩慢前行,但內心的虔誠只有增加。在大雄寶殿經歷無數重要活動,聆聽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開示教導。如今八十六歲的他滿是感謝的心,覺得自己太幸福,和佛光山結下如此深刻緣分、如家人般的大師,還有和同修戴美玉最近迎接鑽石婚,「在佛光山學習負面能量減少,正能量愈加充實,何等善緣,應當珍惜,以此與所有佛光人共勉」。

當年負責監工的心定和尚概說大雄寶殿建設因緣,心定和尚表示,他非建築專業,靠自己蒐集資料摸索而來。像是由張大千題字的「大雄寶殿」,是使用投影機逐步放大。還有三寶佛的須彌座設計、斗栱下橫梁的釋迦牟尼佛說法圖等。過程雖挫折不斷,但更多的是美好的回憶,尤其感謝大師,讓他有了充實的一生。大雄寶殿是精神重鎮,即使今日佛光山道場已遍布世界,但每次回到總本山,心中仍是以大雄寶殿為先,因為這是法身慧命的基礎。

佛光山長老有長老院院長慈莊法師、傳燈會會長慈容法師、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蕭碧霞師姑,佛光山副住持慧倫法師和慧昭法師。宗委慧讓法師、慧屏法師、覺培法師、如常法師、覺居法師、妙凡法師,候補宗委覺元法師、妙蓮法師。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及各道場住持主管和信眾。以及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法制長吳志揚、佛光山南華大學校長高俊雄、澎湖縣議會議員劉陳昭玲等人出席,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擔任司儀。

佛光山大雄寶殿是全球僧信二眾精神信仰中心,由星雲大師所規畫,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十六日奠基,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落成,前後已近五十年歷史。早年建築工法已不敷現代使用,每逢颱風、豪雨,更是造成各處漏水。

莊嚴宏偉殿堂

提升道念信心     

因應大眾對美觀舒適環境的需求,以及莊嚴宏偉的殿堂更能提升對道念的信心,因此展開修繕,保持原有設計,並符合現代人的需求,將加裝冷氣、無障礙設施等。

十二月八日啟動修繕,工程預計為期一年,此為近半世紀以來,大雄寶殿首度正式全面整修。此外,文物保存也是重點,十二月十日大雄寶殿萬佛牆請佛,亦是難得殊勝。修繕期間於華藏玄門設立臨時佛堂,以供大眾在這段時間仍能與佛接心。

工程預計二○二六年春天圓滿,此為值得紀念的一年──佛光山開山六十周年、星雲大師百歲誕辰紀念,屆時嶄新的佛光山大雄寶殿,將與全世界佛光人共同見證歷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