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會通過不信任動議,法國總理巴尼耶成最短命總理。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法國國會四日以三百三十一票的過半票數(通過所需門檻為二百八十八票),通過對總理巴尼耶的不信任動議,而巴尼耶則會根據憲法義務,於五日上午十時代表政府在艾麗榭宮向總統馬克宏遞交辭呈,馬克宏預計會在當晚發表全國談話,而這也是法國政府自一九六二年來首次被議會推翻。而巴尼耶領導的少數派聯合政府上任僅三個月便垮台,成為法國史上任期最短的總理。
這不僅加深這個歐洲聯盟第二大經濟體危機,也威脅到當局在立法和控制龐大預算赤字能力。總統馬克宏必須再選擇另一位總理,但議會分成三個陣營,沒有一個接近執政多數,這讓他的任務變很困難。
巴尼耶因二日援引憲法條款,不經國會表決,強行通過作為預算案一部分的《社會保障融資法案》,觸發左翼聯盟「不屈法國」聯手極右翼國民聯盟提出不信任動議。
路透引述三名消息人士指,馬克宏打算盡快選出人選接替巴尼耶,希望在七日巴黎聖母院舉行重啟儀式前公布總理人選。但馬克宏亦可要求巴尼耶及現任閣員留任看守政府,以便他有時間物色獲跨黨派支持的總理,令法案可順利通過。
分析指出,由於國民議會內部分裂,任何人做總理都會遇到類似巴尼耶面對的挑戰。根據規定,法國在明年七月前都不會再舉行國民議會選舉。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報導,法國和德國傳統上被視為歐洲聯盟意識形態和政治力量的「引擎」。如今,這個引擎正在發出怪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