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日前公告114學年大學院系所調整核定表,其中台師大一口氣裁撤15個「教學碩士在職專班」,引發關注。校方表示,專班當年專為教師設立,不少教師會再進修加值以取得更好的薪資,但近年不少老師都是持碩士學歷,教學碩士專班「階段性任務已告一段落」,因此決定報部裁撤。
台師大近期向教育部提報,欲一次裁撤校內包括化學、物理、生命科學、美術、體育與運動科學等系所開設的教學碩士在職專班,合計約15個,已獲教育部同意並公告。
少部分碩專班 仍保留
台師大教務長劉美慧表示,早年碩士不好考,為了方便在職教師進修,因此設置教學碩士在職專班,至今已有約30年歷史。不過近年來,學生大多是選擇先讀完碩士再執教,因此近年的初任教師普遍都已具備碩士學歷。
不過劉美慧指出,台師大仍保留極少部分教學碩專班,如教育系教學碩專班走實務路線,聚焦教學現場遇到的問題和改進方案,學生畢業不用撰寫論文,而是提出技術報告。
中正大學副校長詹盛如表示,30年前教師較難讀到碩士,但在職場歷練後又需要更多的教學專業知識,然而早年的碩士班更傾向學術研究,才促使師範體系推出較有終身教育色彩的教學碩專班。
詹盛如說,教學碩士專班多已招不到學生,只要達不到招生標準,不用待學校提出學系就會自行停損,台師大教學碩專班的裁撤,也算是在時代變遷下功成身退。
根據教育部統計,高中教師持碩士以上學歷者逐年攀升,112學年,已有近7成高中教師都持有碩士以上學歷,也讓過去專門為教師「補學歷」的教學碩士在職專班逐漸走入歷史。但教師團體指出,近年的教師雖然都持有高學歷,但可惜教學現場卻沒有往精緻教育方向一同提升。
大學外籍師資 逐年增
升學輔導平台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坦言,若現在年輕老師想再回到大學進修加值,也多是想側重跨領域,「過去是教什麼科就回什麼專班加值」。但現在配合課綱跨領域需求,化學老師不能只固守化學,也要嘗試跨到生物等,共同備課、開設多元選修才會有子彈,而教學碩專班主要仍是側重物理、化學等單科基礎學科,確實較跟不上時代的節奏,兩項原因,促使專班成為「時代的眼淚」。
除此之外,高等教育國際化已是勢不可擋的趨勢。大專院校延攬外籍專任教師來台任教是提升國際化的方法之一。大學外籍師資逐年增加,呈現「年輕化、職級低」現象。
外籍教師中,49歲以下的人數占比約5、6成,但49歲以下本國籍專任教師占比只有4成多。其中以國立大學占大宗。國立大學外籍專任教師從97學年的341人,增加至106學年的451人,112學年增加至598人。從組成來看相對較年輕,聘請職級也較低。112學年的外籍助理教授共有558人,占總人數的47%,副教授、教授則各為247人及209人,分別占總人數的29%與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