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第29屆氣候峰會(COP29)延續去年COP28的倡議,支持「轉型脫離」化石燃料,不過聯合國副祕書長李軍華昨指出,再生能源的成長速度還是不夠快。而國際能源統計報告指出,雖然化石燃料去年在全球能源占比降低,但消費總量卻創下新高。
世紀末災難 恐升溫3.1℃
李軍華致詞指出,氣候變化情勢愈來愈嚴峻,全球平均氣溫已較工業革命前的水平上升近1.2℃,不斷逼近《巴黎協定》設定的1.5℃上限。
他引用最新報告指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光是去年1年就增長1.3%,若延續當前政策,至本世紀末,全球升溫將達到災難性的3.1℃,強調必須負責任地採取迅速而果斷的行動。
聯合國環境規畫署執行主任英格.安德森也呼應其說法指出,2023年再度創下碳排放的歷史紀錄,高達57.1GtCO2e,這是讓人完全無法接受的數據,因為它代表氣溫可能在4年內就會突破1.5℃防線。
李軍華呼籲,世界需要快速且持續減少排放,各國應根據各自國情,加入國際爭取2030年使再生能源產能增加2倍的共同努力。他也指出,再生能源如今占全球能源消費總量的18.7%,但這樣的增長速度仍然不夠快。
今年公布的《世界能源統計年鑑》也印證這一點。
統計年鑑指出,去年全球能源消費再度成長2%,幅度高於10年平均,達到800萬兆焦耳(EJ);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費雖然從2022年的81.9%降至去年的81.5%,但消費總量卻創下新高,達1000萬焦耳,較2022年成長1.5%。
專家呼籲 禁產油國辦峰會
報告點出,去年在化石燃料中,原油每日使用量首度突破1億桶,而去年來自能源區塊的溫室氣體排放也創下新高,以中國大陸、印度和美國為排放大宗。
此次COP29氣候大會人氣遠不如上屆,美國總統拜登、德國總理蕭茲、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等多位要角缺席,COP29充斥著滿滿的石油大國代表團,加上未來美國在川普執政下應該不願再拿多少錢出來,歐盟花費重心將大力轉向國防和關鍵產業,中國大陸恐怕不愛在多邊組織投入資金,讓COP29氣候融資談判烏雲罩頂。
此外,一群有影響力的氣候政策專家,包括聯合國前祕書長潘基文、聯合國前任氣候主管菲格瑞斯 (Christiana Figueres)等人致函聯合國,要求未來氣候峰會應禁止由產油國家舉辦,東道主必須明確支持氣候行動,並且更嚴加規範化石燃料遊說。今年開幕前,COP主辦單位執行長就被踢爆想藉機談成化石燃料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