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新冠肺炎疫情曾打亂社會的節奏,有些人因此失去摯愛的親人,餐飲業可能因此熄燈、畢業生錯過好好道別校園的機會,「全民防疫」需要仰賴在前線對抗未知病毒的醫療人員負重前行,擔負檢驗重任的醫檢師,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關鍵,但這群防疫幕後英雄,卻是醫事職類中薪資最低的,目前的執業登記率也不到五成,低薪、高壓,導致他們轉換跑道到生技業、生殖機構等任職。
一一四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整體評估報告指出,不含醫師及護理師,各大公立醫院近五年醫事人員空缺前兩名中,最缺的幾乎都是藥師,醫檢師也上榜,不過民眾或許很難具體說出,醫檢師負責的「檢驗」內容,雖不像醫師有各專科別,但其實有血液、尿液、生化、免疫等不同細項。
和信醫院病理檢驗部醫檢師林弘仁指出,光從兩大人力銀行網站來看,醫檢師職缺就上千個,幾乎每家醫院都缺醫檢師,缺口約一成,而薪資是一大考量,「有人笑我們,二十七歲的薪水跟七十二歲的差不了多少,」突顯「錢」途仍是最大問題,以基本薪資來講,藥師月薪近十萬,但醫檢師只有三萬至四萬。
針對醫院藥師人力缺口,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發言人王明媛指出,現在的狀況比較像是市場機制所導致,因為薪資與工作強度、工時等,呈現出藥事人力不均的狀態,但是以藥學系的員額和每年考取藥師證書的人數來看,人力並無不足,但政府也很難介入自由市場,以提升藥事服務費來說,最終也還是落入醫院管理階層的口袋、藥師薪資結構還是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