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善政參訪佛光山 深度體會人間佛教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 |2024.10.10
857觀看次
字級
慈容法師(前左2)為桃園市長張善政(前右3)一行,解說星雲大師一筆字的意義。圖/人間社記者李生鳳
桃園市長張善政(左6)一行參訪佛光山,於傳燈樓與慧傳法師(中)、覺元法師(右6)合影。圖/人間社記者慧裴
桃園市長張善政(前左2)一行,在如常法師(前右1)、覺元法師(前左1)陪同下,參訪佛陀紀念館。圖/人間社記者李明怡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桃園市長張善政偕同夫人張琦雅一行十餘人,五日至佛光山參訪。首先前往禮拜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現場「佛光山桃園講堂回山修持暨幹部聯誼」近五百名信眾鼓掌歡迎。張善政此行受桃園講堂住持覺元法師邀請,並於六日法寶講座「身在公門好修行」,與佛光山公關室主任范思筠擔任主講人。

張善政表示,佛光山在全台灣乃至全世界都很有影響力,是個有深度的體系,這次能有更深入認識的機會,是很好的因緣。

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提到,佛光山為辦佛學院開山,如今在海內外已有五所大學。大師過去一年要繞行地球數圈,從未停下來過,慈容法師說,佛光會成立初期,大師就是這樣到全世界的道場,為大家加油打氣。

造訪特色殿堂

欣賞《法華經》特展

一行人前往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欣賞「《法華經》及其美術」特展,由佛館館長如常法師導覽,並邀請張善政也為「百萬心經入法身」活動,抄寫《心經》為民祈福。

晚間於傳燈樓與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會面,說明佛光山第一棟建築為佛學院,以及帶動海內外道場成立的因緣。建立道場除因應當地信徒的需求,更希望透過佛光山的「文化、教育、慈善、共修」四大宗旨推動人間佛教,讓所有人獲得幸福與安樂。

張善政說,到過佛光山多次,這次停留最久,欣賞了《法華經》特展,造訪之前沒到過的地方,更能深刻體會佛光山如何一路披荊斬棘,篳路藍縷到現在成為國際知名的佛教聖地。此次應覺元法師邀請參與法寶講座,讓他意想不到的是桃園講堂近五百名信眾專程前來,看到大家像是回到家的感覺,當下很感動。

從教授到市長

危機中磨鍊身心

六日法寶堂法寶講座「身在公門好修行」,張善政分享自己的從政之路,從教授、行政院長到桃園市長的心路歷程,以「如滾石般,一生曲折的事業生涯」形容。

「從政」從不是張善政的生涯規畫,但一路走來也有很深刻的體會,從把自己當成科技的傳教士,到認為應該對他人有正面的影響力。回首來時路,就是從挑戰中磨鍊謙虛與尊重,從危機中磨鍊體諒與愛心。認為做市長,就是要讓地方「有感」。

張善政表示,此行重點是在感受佛光山的氣氛,吸收不同的能量,相信回去後會更有力量將事情做好,「我是來佛光山『打氣』的!」覺元法師表示,市長很照顧桃園講堂,以及桃園講堂近期成立兒童青少年發展委員會,致力推廣三好、四給。

與會有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堂主依照法師,佛館副館長依潤法師、永融法師和有賢法師、信眾監院室監院有群法師。

桃園市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創會會長溫碧雲及祕書長簡慧雯、桃園分會第一分會副會長楊麗娟,上暘光學公司董事長吳昇澈、北科大EMBA校友會理事李昭瑩、八德美德扶輪社長簡淑雯、TOKUYO健康器材董事長夫人陳秀麗、桃園市永順國小校長林佩娟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