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觀光復甦、國人報復性出國旅遊,國旅人氣衰退,全台觀光景點都受影響。圖為知名景點日月潭。圖/黃仲裕
【本報台北訊】疫後觀光復甦、國人報復性出國旅遊,國旅人氣衰退,今年不只旅遊勝地墾丁人潮慘澹,全台觀光景點都受影響。為解決國內觀光經濟問題,交通部祭出3措施,包括補助新聘房務及清潔人員5000元、觀光署推動18個觀光圈,另配合勞動部開放僑外生半工半讀,並鼓勵僑外生留台就業,解決旅宿業人力短缺問題。
價格昂貴 消費人數銳減
國旅價格昂貴、重複性高,國人不願在台旅行,寧可飛往鄰近國家或海島型國家。墾丁業者表示,過去店裡樓上、樓下都是滿滿人潮,現在雖是暑假期間,但消費人數銳減,「甚至出現星期六晚上,一個客人都沒有的情況」。
業者也透露,墾丁人氣雖下滑,但房租驚人,一層樓租金約15萬元,原想租金太貴欲買房創業,結果一問發現,墾丁一棟3層樓的透天厝竟開價3億元。
觀光署坦言,台灣過去觀光景點的呈現,確實每個夜市、老街賣的產品都相去不遠。為振興國旅、展現地方風俗民情,現在全國13個風管處與地方政府組成18個觀光圈,從食宿遊購行與特色景點整合,讓各城市觀光發揮在地特色,如台東有熱氣球、澎湖有花火節等;同時也成立優質旅宿專區,有60多家優惠方案,翻轉國人對國內住宿昂貴的印象。
針對觀光旅宿業人力問題,交通部表示,配合勞動部開放我國大專校院副學士以上學位的僑外生,在飯店、旅宿業實習,並鼓勵畢業後留任,畢業後可受僱於觀光旅館及民宿從事房務、 清潔、接待或餐廳外場等工作,且外國人工作許可有效期間從現行的半年延長至1年。
政府盤點缺額 精準協助
對於政府盼透過僑外生解決人力不足問題,品保協會質疑,僑外生多在北部就學,難補足偏鄉觀光景點人力;世新大學觀光學系副教授陳家瑜表示,教育部、勞動部、觀光署應做好橫向溝通,擴大僑外生名額並盤點各地產業缺乏人力,才能精準給予協助。
此外,國發會在未來4年的國發計畫中,訂出「觀光立國」目標,要將觀光產業打造為兆元產業,中期目標是來台旅客要達1200萬人次,國人國內旅遊達2.1億旅次,預估帶動觀光收入9000億元。然而,學者、產業界都認為,政府提振國旅的舉措並無新意,又未納入陸客,要達到千萬國際來客只是淪為口號,加上住宿價格壓不下來,國人也興趣缺缺,挽救難度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