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整理/林育辰 |2024.07.12 語音朗讀 317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北約組織9日起在美國華府舉行為期3天的75周年高峰會,與會各國領袖在華府安德魯麥隆大廳合影。圖/法新社中國大陸湖南嶽陽市華容縣洞庭湖一線堤防5日潰堤決口,經搶修於8日封堵堤防合龍。圖/中新社南韓三星電子工會10日宣布無限期罷工,工會成員在龍仁市器興園區外要管理高層出面協商。圖/法新社歐盟對電動車加徵關稅引發中國大陸不滿,啟動貿易投資壁壘調查。圖為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生產線。圖/新華社阿利安6型火箭9日成功發射,升空後將衛星送入軌道,展現歐洲獨立前往太空的能力。圖/法新社英國工黨黨魁施凱爾(左)5日前往白金漢宮晉見國王查理三世,獲任命成為新任首相。圖/法新社小池百合子7日舉拳慶祝3度當選東京都知事,她矢言實施升級版的東京大改革。圖/法新社菲律賓防長鐵歐多洛(右2)與日本外務大臣上川陽子(左2),8日簽署《相互准入協定》。圖/法新社 整理/林育辰7/5英國工黨黨魁施凱爾 獲英王任命為首相國會下議院4日大選結果顯示,最大在野黨工黨獲得壓倒性勝利,黨魁施凱爾(Keir Starmer)5日赴白金漢宮晉見查理三世,經英王「吻手禮」程序後,施凱爾以英王陛下名義受邀籌組新政府,正式獲任命成為第50任首相。這場大選結果堪稱全球民主國家選民對執政黨普遍不滿的最新實例,英國近10年歷經許多波折,包括退出歐盟、新冠疫情、俄烏戰爭、通膨危機,以及政治內鬥造成醜聞不斷而在5年內4度換首相。7/5大陸洞庭湖大潰堤 搶修77小時封堵合龍長江及洞庭湖流域大雨,導致洪水高漲,湖南省華容縣團洲垸的洞庭湖堤防5日傍晚5時48分潰堤,1個多小時就擴大到226公尺,淹沒47.4平方公里,緊急疏散群眾7680人。災情發生後經過77小時搶修,堤防缺口8日22時完全封堵合龍。但堤內滯留的積水仍達約2.1億立方公尺,相當於15座西湖的水量,排水需要分2階段,第1階段可排出1.64億立方公尺的積水,需要12天;剩下的積水需在第2階段排出,約需5天,居民到時才能重返家園。7/7日本3連任東京都知事 小池矢言大改革人口約1300萬的東京都7日舉行知事(市長)選舉,71歲現任知事小池百合子成功3連任,此次選戰主軸圍繞經濟及少子化對策,尤其在厚勞省6月公布的去年全國47個都道府縣出生率中,東京不僅以0.99敬陪末座,還是唯一未達1的日本一級行政區。小池表示,目前日本、東京有很多課題,包括物價高、日圓貶值造成的嚴峻狀況,以及面對少子化對策、產業也大幅改變之際,她矢言實施升級版的東京大改革。7/8菲律賓與日簽防務協議 互准境內部署軍隊在總統小馬可仕見證下,國防部長鐵歐多洛(Gilbert Teodoro)與日本外務大臣上川陽子,8日在馬尼拉簽署防務協議《相互准入協定》(RAA),將開放日方在菲律賓部署部隊從事實彈演習等聯合軍演,菲軍也將獲准赴日聯演,協定待雙方國會批准後生效。面對北韓、中國大陸威脅,小馬可仕正試圖形塑安全聯盟,來改善菲軍捍衛南海領土利益的有限能力;日相岸田文雄政府也設法提振防衛火力,包括強化反擊能力。7/9美國北約峰會登場 多國加碼援烏防空武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峰會9日在華府登場,根據美國、荷蘭、德國、義大利、羅馬尼亞與烏克蘭的領袖聯合聲明,將提供烏克蘭更多的戰略防空武器,包含至少4套愛國者防空系統,及數十套NASAMS、HAWKs等戰術防空系統。今年是北約成立75周年,因面臨俄烏戰爭造成的安全威脅,邀請非會員國的日本、南韓、澳洲及紐西蘭等「印太夥伴」與會,凸顯泛西方陣營進一步與印太國家強化安全合作。7/9法國歐洲阿利安6型火箭 首次成功發射歐洲最新的阿利安6型(Ariane 6)火箭,9日自法屬圭亞那的庫魯(Kourou)首次成功發射,這枚高56公尺的火箭,飛行3小時將衛星送入軌道,順利完成任務。歐洲航太領袖渴望藉由它的成功,擺脫最近的挫折,讓歐洲大陸重拾獨立前往太空的能力。去年,歐洲被迫將部分太空運載任務,轉移至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Falcon 9),暴露出歐洲在日益全球化的火箭發射市場暫時遭到孤立的處境。7/10大陸反制歐盟 啟動貿易投資壁壘調查商務部10日公告,自即日起就歐盟依據《關於扭曲歐盟內部市場的外國補貼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對中國大陸企業調查中採取的相關做法,進行貿易投資壁壘調查,調查為期半年,預定2025年1月10日前結束,但可延長至2025年4月10日。歐盟4月9日宣布將調查輸往歐洲的大陸風力發電機供應商獲得補貼的情況,7月5日又對大陸電動汽車加徵暫時性反補貼關稅,稅率最高為37.6%,這次調查顯然是針對歐盟的反制措施。7/10南韓全國三星電子工會 無限期罷工全國三星電子工會(NSEU)10日宣布,因勞資談判無進展,社方在罷工期間亦無意對話協商,即日起進入無限期罷工,該工會成員超過3.1萬人,約占三星電子員工的24.8%,是三星電子內部最大工會,希望藉由罷工達成中斷產線的效果,使社方妥協。三星電子是南韓最大集團旗下子公司,生產的DRAM全球市占率逾45%,NAND Flash也逾3成,兩大記憶體全球市占率都居冠,業界擔心罷工潮若時間拖長,對生產線影響深遠。 前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下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熱門新聞 01美商白皮書 台半導體、AI有缺電風險2025.06.1102廖柏青 直播歡唱自娛娛人2025.06.0703社論--長照3.0的課題2025.06.0704【紀實攝影】觀音的光彩2025.06.0805撿便宜又環保 二手商品流通2025.06.0706【視覺DJ】押花之美2025.06.0807以毒攻毒 紅角犀牛 讓盜獵者斷念2025.06.0808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①】《華嚴經》善財童子 五十三參的學習管理學④2025.06.0709【Herstory96】社企家賈思敏 發揮愛心 好事做到底2025.06.0710【營養專欄】 如何挑選食用油?2025.06.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作者其他文章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