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行者心】我回家了

文/海祥 |2024.06.30
545觀看次
字級
圖/Pexels

文/海祥

談到與佛的緣分,應該要從我未滿五歲時說起。小時候我住基隆,是奶奶帶大的,奶奶是我記憶中見過最慈悲的人。

小時候每當奶奶在做早、晚課,或是到寺廟參加法會,我時常都跟在身邊,奶奶也時常對我說佛經裡的故事,並教導我長大後若有能力一定要去幫助別人,年幼的我聽不太懂,只知道要善良要行善,而奶奶的言行也在我的心裡,埋下了一顆日後要走上菩薩道的種子。

記得小時候,我和家人去萬華龍山寺參拜,碰到好多街友,甚至有人在乞討,當時我問爸爸,他們是什麼人?爸爸回答,他們是遊民,是可憐人。也不知哪裡來的想法,我對著當時在我眼前的那些遊民,向爸爸媽媽發下宏願,「有一天我要讓這些人都可以吃飽」,當時我才五歲。

長大後,我始終沒忘記奶奶的教誨,我想用我的力量造福更多人,讓需要幫助的人不再求助無門,而助人者不再孤立無援、單打獨鬥。

或許是上天給我的考驗,我生下來就被醫生診斷為過動兒,且伴隨著輕度學習障礙等問題,因此在學習上一直不是很順遂,加上後來家裡發生問題,讓我開始拒學叛逆,加入幫派,所以早早就離開學校了。

家裡的變故讓我比同儕早熟,我帶著滿腔憤怒及厭世心面對世界,但我時常會在深夜或獨處時想起過去,想起我雖不會讀書但上天給了我過人的藝術天賦,想起奶奶曾經的教導,想起我曾對自己許下的宏願,我發誓長大後要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物、英雄。

成長的路上,看見了身邊的朋友沉淪的沉淪、關的關、死的死,我才逐漸意識到,原來我有多麼的無知,當時在我前方彷彿出現兩條岔路,一是漆黑危險的路,我一點都沒有活著的感覺……

而另一條路是光明寬敞的,我清楚看見前方的路、清楚看見目標。身邊的家人朋友都在身邊,我不需再擔心受怕,不需要再害怕哪天被抓走、被打死,這種感覺真好。

我開始思考,我們最初都是那麼單純天真的男孩?都是為了追尋一分自由和歸屬感,且希望保護身邊的人……也因為這些初心,讓我們一群人走在一起。

可是回頭看看自己,我們當時做的事情卻讓我們愈陷愈深,愈來愈不自由,於是省思後,決定要改變自己,像人一樣的活著,從前我害了太多人誤入歧途,我告訴自己,如果我過去害過一個人,我就要救一百個、一千個、一萬個人來彌補過錯。

我開始捲起袖子做事,找了一分正當工作──7-11店員,我還記得當時的薪資,一萬九千零四十七元,為什麼記得那麼清楚?過去我的薪水怎麼來的?偷來的?騙來的?從事非法活動來的?但今天,每一塊錢都有我的汗水,這是生命中第一次這麼有成就感,從那天起,我就深深愛上這種感覺! 

二○一五年九月,我和我的兩位兄弟──成瑋盛、陳韋志,共同創立了全台第一個由關懷高風險青少年所組成的劇團──逆風劇團。

過去我們三人都曾被社區列為不良少年,我們希望可以用過來人的身分來度青少年,劇團加上社會福利的資源,帶領他們站上舞台實踐自我價值,並且最終找到自己的人生舞台賦歸社會,就學、就業、就醫;在二○二○年登記成立了「社團法人台灣逆風青少年賦歸協會」開啟我的菩薩道。

逆風的四大核心為:陪伴、教育、藝術、公益,剛好對應到了佛光山的四大宗旨:共修、教育、文化、慈善,冥冥之中似乎一切都已注定,原來不是我找佛,而是佛找回了我。

在過去,我在佛門外,皈依後我正式進入佛門內,正式的佛門中人,這種喜悅的感覺真的是無與倫比,一切都已注定,注定我有一天一定會找到回家的路,我回來了!真好。

我的皈依法名是「海祥」──祥和、涵容一切的大海。秉持著《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說的「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今後以逆風這個身分,加上佛弟子──海祥的身分,帶著這分力量創造更多影響力,解救更多身處困境的人,宣揚佛法,讓更多人可以離苦而得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