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行者心】兩首僧詩

文/釋演正 |2024.05.19
296觀看次
字級

文/釋演正

其一
流水花自落,
大海深莫測,
人間皈依處,
燃燈學問僧。
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
倘為虎所噬,
願為法亡身。

其二

一入空門無定蹤,
東奔西觸聽霜鐘;
十八年來多變易,
三十三載類飄蓬。
春城輕挽落花影,
喜都遍插迎客松;
廚中自有香積飯,
佛前應供一衲僧。

自幼在棲霞山出家、今年初圓寂的廣慈老法師,曾贈我詩:「流水花自落,大海深莫測,人間皈依處,燃燈學問僧。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倘為虎所噬,願為法亡身。」

詩文字雖簡易,但意境甚高,期許殷切,頗令受者慚愧。留存迄今,時加揣摩,反復咀嚼,猶如參究公案;亦視之如內護之督促,想來累劫虛生浪死於輪轉,疲憊久勞,幸獲解碼門鑰,不能不作向上一著,莊重以對。

無獨有偶,近有道友傳來出家近廿年的感懷詩:「一入空門無定蹤,東奔西觸聽霜鐘;十八年來多變易,三十三載類飄蓬。春城輕挽落花影,喜都遍插迎客松;廚中自有香積飯,佛前應供一衲僧。」

此詩首次兩句,除了嘆詠於自身家鄉 —— 吉林,如雪一般的北國風光,也實際描寫其在北國入秋既霜且冰的嚴苛環境中,過著晨鐘暮鼓、上殿過堂的規律生活,無形中所培養的出俗僧格。後求學於中國佛學院分苑及本部,及任教於棲霞山、服務於吉林省佛協期間,不乏歷經大雪繽紛、霜鐘滌慮後的感悟,雖有人生際遇類如「飄蓬」慨歎,但對安心於道的青年僧,佛寺醒鐘所觸動的解脫內涵,足以在忙碌的生活有更深一層的關照,出世與入世,猶如一衣帶水,無隔無礙恆常普照。

道友在修行上雖然挑戰和考驗不少,但幸虧有眾多的良師益友護念:少欲知足,便能把自己的身心安頓好;知足常樂,則不難當下踏實隨處利人。因此,「廚中自有香積飯」,「喜都遍插迎客松」,東西南北,可以說到哪裡,都可無入而不自得,時時皆是任運裕如行於世間、饒益有情的增上善緣。

看著手機螢幕同時傳來其不同階段的留影,有童稚沙彌時期善巧懂事的模樣,有青年求學時期奮發積極的英銳目光;亦有近年任教時揮灑自如的僧伽師範,主法時毗盧帽、紅祖衣座台莊重的法相……,在吾輩關心中國佛教前途的讀者看來,自有前景無限的風光意蘊!

深夜讀詩,頗有所感。視其際遇,反觀自身能在父母護念中,青少年時即進入佛門過著修道單純的生活,較其多年遊移變遷的磨練,我則多受師長、同學的提攜與教誨,然相似處則是在求法上的不退與堅持,尤以此刻負笈於印度新那爛陀大學,步履於古今求法聖僧大德曾履踐之地,更不時油然生起「彼既丈夫我亦爾」,兀自練心勿退心。

兩首僧詩作者,雖在時間上相距超過一甲子,在空間上分隔兩地,卻同源於對佛法與人生的感悟與體會。茲錄兩詩,饋饗發心趣入智慧之道的有緣同行,既藉此緬懷已遠行的長老,亦致意於樸樸風塵中尚自不忘度生本分的青年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