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法式滾球源自身障朋友,中華民國滾球運動協會飲水思源,25日前往伊甸基金會萬芳啟能中心,教導伊甸身障畫家們打法式滾球的技巧。
101年前,在法國馬賽東方小鎮拉喬塔,法國人諾爾為了讓身障的友人也能玩滾球,調整普羅旺斯戲球的玩法,使球手在原地雙腳不離地拋擲滾球,因而發明出現今所稱的「法式滾球」。滾球協會派出全台灣滾球最準的國手孫嘉億,讓伊甸畫家們體驗滾球的樂趣。
在中華隊當家滾球射手孫嘉億的指點下,伊甸畫家們進行了「3對3」的室內滾球PK戰,現場數十名伊甸畫家們不但備感新鮮有趣,伊甸畫家陳盈泰也展現滾球的天份,技術讓人驚嘆,陳盈泰表示,下次希望能到戶外體驗真實的「法式滾球」運動。
台灣在2005年引進法式滾球,目前這項新興運動已正式列入2008全民運動會與2009高雄世界運動會競賽項目,今年11月滾球協會將在高雄愛河仁愛公園首度舉辦亞洲盃滾球錦標賽,作為高雄世運會前的暖身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