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南台灣過往以透天厝為房市交易主力,但觀察實價登錄,台南、高雄、屏東近10年透天厝交易量下滑。專家分析是居住習慣改變,加上房價走揚,讓買方偏向選擇總價較低的小宅或大樓物件。
台南市2014年透天厝交易量占比為53%,2023年跌到49%,高雄從31%跌到29%,屏東則從67%落到57%,跌幅最大。
台南2014年透天厝平均總價約880萬元,2023年漲至1357萬元,漲幅54%;高雄從平均993萬元漲到1500萬元,漲幅51%;屏東則從平均582萬元漲到939萬元,漲幅61%。
房仲業分析,新冠疫情加上新青安優惠房貸帶動,區域買盤主要都以首購、年輕族群支撐,這類買盤以小家庭為主,對居住坪數、房間數要求降低,且較青睞有電梯、物業管理的社區型大樓。除了購屋族群居住模式改變外,另一項主因包含房價大幅上漲,購屋族群薪水漲幅不及房價,促使買方選擇總價帶較低的小宅或大樓型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