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詐團橫行、詐騙手法日新月異,「到府幣商」成為2024年打詐新重點。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和刑事警察局對「到府幣商」聯手偵防,金管會將個人幣商納管,日前已有規定出爐,凡是個人幣商所經手的數位虛擬貨幣交易案,只要超過3筆以上,就必須進行法遵聲明、反洗錢及稅金的申報,換言之,已不只是具有公司法人身分的幣商需要申報,連同個人幣商也一併納管。
最新統計指出,2023年受害人通報的詐騙金額為88.78億,較2022年73億續增,但2023年警方和銀行合作阻詐金額為89.89億元,為2022年阻詐金額42億的2倍,顯見在銀行端的匯款金流防堵,已達高峰,歹徒另闢途徑,其中詐團假借名義「到府服務」,更為猖獗。
據統計資料,與「數位貨幣」相關的犯罪案,已占刑事局所有詐欺案件量逾10%。刑事局發現,犯罪組織已轉進「到府服務」、「到府幣商」這兩種,尤其是後者,更是透過個人幣商,直接到受害民眾家中為其下載專門的App,把現金轉為穩定幣等虛擬貨幣,再來買賣股票、買其他數位貨幣,然後把受害人的錢一步步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