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的故事】系列報導{41}多跑2公尺 冠軍變銅牌

阿達/輯 |2008.06.22
564觀看次
字級

美國短跑運動員拉爾夫‧梅特卡夫在洛杉磯奧運會上可謂時運不佳,明明實力超群,在200公尺的比賽中應該能奪得金牌,但最後卻因為跑道規畫不良,讓他只獲得銅牌。而這個規畫不良的跑道,問題就出在起跑點,讓他比別人多跑了2公尺!

在男子100公尺的決賽中,梅特卡夫和美國另一名短跑運動員艾迪‧托蘭同時衝過終點,結果倒底誰是冠軍實在看不出來,觀點出現分歧。由3隻手動計時的碼表的顯示得知,托蘭為10秒3、10秒3和10秒4,而梅特卡夫的成績則是10秒3、10秒3、10秒3,這樣看來梅特卡夫的成績要好於托蘭,似乎應該獲得第1名。

由於時間太接近了,大會調來電子計時器,但時間顯示兩人同為10秒38。最後,大會決定借助於當時最新採用的終點攝影裝置,透過電子攝影照片發現,托蘭領先梅特卡夫1英寸。最後,梅特卡夫雖然與冠軍托蘭的成績相同,但仍然只能獲得第2名。

在100公尺的比賽,梅特卡夫確實是因為毫米之差的稍遜一籌而敗北,他倒也輸得心服口服,不過,在200公尺比賽他卻蒙受「冤屈」。

由於200公尺比賽的起跑是在彎道上,因此每道出發的地點不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在決賽中,由於裁判的失誤,梅特卡夫所在跑道的起跑線未精確測量,比真正的起跑點還多了兩公尺,因此梅特卡夫跑的距離實際上是202公尺。最後,梅特卡夫以21秒5的成績屈居第3名。

但和前2名比起來,第2名的美國隊友喬治‧辛普森成績只比他少了0.2秒,第1名的托蘭的成績也不過是少了0.3秒。雖然最後大家都發現賽道出了問題,但獎牌已經頒發,不可能重賽,原本該是冠軍的梅特卡夫,也只有接受事實的份。阿達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