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圖書館與沙烏地阿拉伯商務辦事處,共同推出「世界阿拉伯語日及阿拉伯語:詩歌和藝術的語言」展覽,今(18日)於國圖閱覽大廳舉行開幕式。圖/國家圖書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國家圖書館與沙烏地阿拉伯商務辦事處,共同推出「世界阿拉伯語日及阿拉伯語:詩歌和藝術的語言」展覽,今(18日)於國圖閱覽大廳舉行開幕式,現場展出阿拉伯文化相關古籍、服飾、文物、當代書籍,並介紹阿拉伯文學與重要詩人,展期至31日。
國圖館長曾淑賢表示,阿拉伯語為世界重要語言,全球每天約有超過4億人口在使用。自2010年經聯合國宣布每年12月18日為「世界阿拉伯語言日」(World Arabic Language Day)。沙烏地阿拉伯是台灣在中東的最大貿易夥伴及最大原油供應國,雙方關係緊密。「這是本館首次與阿國共同舉辦活動,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展覽,雙方邀得輔仁大學國際及兩岸教育處國際學生中心主任黃渼婷,提供其個人珍藏之1504年古蘭經手稿與1702年阿拉伯語古籍兩種,皆為難得一見。」
國圖表示,近期區域衝突方興未艾,國圖與沙烏地阿拉伯商務辦事處共同舉辦展覽尤其負有特殊意義。一來透過文化交流,能讓不同國家的人們更瞭解、理解與包容彼此文化,同時也藉由展覽,讓不同的世代都能有機會一睹阿拉伯文化精緻之美,無論是歷史、文字書寫與文學,透過影音、文字、圖像,展現阿拉伯獨特的文化風貌。期盼以文化化解衝突,以交流孕育更多燦爛的知識與文明的成果。
展覽珍籍書影。圖/國家圖書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