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半導體業和地方用水衝突 台錄像藝術家德國獲獎

 |2023.11.04
348觀看次
字級
台灣藝術家蘇郁心(右1)獲頒第26屆德國聯邦藝術學生獎,成為首位獲得此獎的台灣人。圖/德國聯邦藝術展覽廳提供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藝術家蘇郁心探討台灣半導體業和地方用水衝突的錄像作品「特殊水,複數」,榮獲第26屆德國聯邦藝術學生獎,成為第一位獲此獎的台灣人。得獎作品也將在今年台北雙年展展出。

蘇郁心畢業於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系,2012年在德國卡塞爾文件展(documenta)受德國錄像藝術家馮魏德邁(Clemens von Wedemeyer)的作品啟發,對這種用歷史記憶和社會介入的創作方式感到興趣,決定到萊比錫藝術學院(Academy of Fine Arts Leipzig)追隨馮魏德邁學習,並於今年獲得藝術碩士學位。

每2年辦一次的「聯邦藝術學生獎」(Bundespreis für Kunststudierende),是德國頒給年輕藝術家的重要獎項,由全國24所藝術學院各提名2組個人或團體參賽。

蘇郁心先通過校內選拔,接著代表學校參加角逐,終於脫穎而出成為6位得主中的一人,分享3萬歐元(約新台幣103萬元)的獎金及1萬8000歐元的展覽製作費補助,她的作品在波昂(Bonn)的「聯邦藝術展覽廳」(Bundeskunsthalle)將展到明年1月。

2021年台灣經歷百年大旱,蘇郁心說,「特殊水,複數」(Particular waters)重現當時新竹缺水情況,從水和女性的視角看台灣半導體業和地方農業、民生用水的衝突,並進一步探討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複雜性。

這件得獎作品將在11月中旬揭幕的台北雙年展展出,蘇郁心去年在德國以鋼鐵工業聞名的魯爾區(Ruhrgebiet)創作的另一作品「高爐二號」,目前也在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展出到明年1月28日,地點在鳳甲美術館。

蘇郁心現居柏林,這個月返國布展,未來將持續在德國從事藝術創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