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老師、客服、民代及業務員是使用聲音最頻繁的人,有時還要放大聲量,很容易出現聲帶慢性發炎或水腫,甚至聲帶長瘜肉等問題,醫生建議適時降低音量和速度等,避免失聲。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林逸筑表示,過度使用聲帶的人,初期聲帶疾病症狀較輕微,但仍會有喉嚨緊、話說久了會失聲、聲音分岔等問題,醫生建議趕快噤聲休息,改掉不正確的說話習慣,並搭配藥物及音聲語言治療。
醫生指出,若已經到了失聲或說話只有氣音,即代表聲帶發炎、水腫、聲帶長繭或瘜肉。新式「聲帶精準注射」,只要經鼻內視鏡確認聲帶病灶並進行注射,療程約十五到二十分鐘,無需住院,也免全身麻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