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江俊亮雲林報導】俗稱「斗六菜堂」的雲林斗六真一寺,是斗六舊城最古老的寺廟,也是雲林縣定古蹟,具有歷史沿革、工藝美術等文資價值,但自一九六四年嘉南大地震重建後,迄今未予重修,將由官民合力斥資一億餘元修復,預計二○二六年完成。
雲林縣政府指出,真一寺創建於清咸豐年十年(一八六○年),由僧人呂什皆渡海來台創建,初名「真一堂」,奉祀觀世音菩薩。日治昭和年間,因建築嚴重腐朽,於昭和十一年(一九三六年)遷移重建;一九六四年嘉南大地震,大雄寶殿遭震裂,經信徒集資重建。
縣府表示,真一寺具傳統民間齋堂的元素及空間特色,以及歷史發展與社會文化意涵,尤其建築裝飾的泥塑、剪黏、木雕及部分彩繪等工藝方面,具有藝術價值及建築裝飾風貌稀少性,於二○一○年公告為雲林縣定古蹟。
經縣府辦理調查研究及修復及再利用計畫之後,今年獲文化部補助九千多萬元,董監事會也同意出資自籌款,將斥資一億六五○萬元,預計二○二六年完成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