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八月十六日為農曆七月一日,進入佛教的「孝道月」,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說過:「佛教稱農曆七月為孝道月,旨在鼓勵行孝報恩,普度齋僧。」這段期間,佛光山僧眾於大雄寶殿早晚課誦回向護持的信眾,及其宗親父母。
今年農曆七月一日的早課,佛光山全山大眾在滂沱大雨中,於大雄寶殿精進課誦。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於早齋,以《佛說迦旃延無常經》中「一切合會,皆當離別,雖復安隱,會致疾病。年少當老,雖復長壽,會當歸死,如朝露花,日出即墮。世間無常亦復如是。年少強健,不可常存,譬如日出照於天下,不久則沒」之句開示。
心保和尚說,一般人只看眼前,不知未來,當還是身強力壯的時候,就以為一直都可以這樣。但世間時時都在變化,所謂「是日已過」,老病來得之快往往意想不到,沒準備好就會措手不及,於是隨業流轉,生死苦痛,無人救拔,因此「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由於連日天氣不穩定,前一刻豔陽高照,下一刻就傾盆大雨,因此有人對此很有感,表示天氣變化無常,世間如此,人的心情也是如此。面對這捉摸不定的外境,更要把握當下,時時做好準備。
當天的早課除了有幾名國際義工,還有遊客或是信徒在這初一的日子至大雄寶殿禮拜。現居嘉義的曾居士,中午和堂妹到大雄寶殿禮佛,曾居士說,他已經有五年沒到佛光山,堂妹上次到佛光山甚至是三十多年前的事。兩人還一度找不到路,當天才知道有座新寶橋可以從大雄寶殿通往大悲殿,這樣的建設真的很不容易,讚歎星雲大師功德無量,做了很多善事與人廣結善緣,「看到法師們堅守崗位,一切都是為了大眾,令人感動」。
來自紐西蘭的Taylor和外甥,因為參加旅行社的行程而到佛光山,剛好參加午供。雖然對佛教不熟悉,但很高興有機會參與,表示感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