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攝影】談荷容易辨荷難 文/曾進發 |2023.07.23 語音朗讀 873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白牡丹蓮(白牡丹荷花) 圖/曾進發紅牡丹蓮(紅牡丹荷花) 圖/曾進發霸王蓮(睡蓮) 圖/曾進發蓮花(荷花) 圖/曾進發白色子母睡蓮與香水睡蓮 圖/曾進發紅牡丹蓮(紅牡丹荷花) 圖/曾進發 文/曾進發古人說的「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與荷葉的蓮花效應(lotus effect)有關。近代德國科學家W.Barthlott與C.Neinhuis利用高解析度電子顯微鏡,發現荷葉上有許多小突起(疏水性),可使水與汙垢等物質不易沾附;當水落於葉面,便會聚集成水珠,水粒子不容易沾附,也不容易被汙泥沾染,荷葉晃動時水珠也會跟著滾動;這些微小纖毛結構能使荷葉達到自潔功效,使荷葉常保潔淨,潔身自愛。荷花荷花幾月開?夏天陪伴著我們的「荷花」就是蓮花,「蓮花」與「荷花」在植物學的界定它們是同一種花。荷花即是蓮花,睡蓮才是不同物種。荷花等於蓮花,不等於睡蓮「荷花」與「睡蓮」最好的分辨方法是觀其葉片。1. 荷花的葉挺出水面;睡蓮的葉子則平貼於水面。2. 荷花葉緣完整不缺;睡蓮的葉子有一道裂縫。3. 荷花的葉面有絨毛,葉面呈水珠點點;睡蓮的葉片則光滑油亮。談荷容易辨荷難,我們時常在臉書或報章雜誌看見,將荷花拍攝的照片說明成了睡蓮,將睡蓮的圖作誤認為荷花,藉此攝影作品讓大家在欣賞之餘,亦能有所收穫,對於「荷」、「蓮」與「睡蓮」有正確的認識。作者簡介曾進發對於文字與攝影情有獨鍾,《自由時報》專欄作家,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曾任廣告公司創意總監。現為台北攝影學會學術顧問。作品多次榮獲「MIFA莫斯科國際攝影賽、IPA國際攝影賽、PX3法國賽、TIFA東京國際攝影賽、BIFA布達佩斯國際攝影賽」等國際獎項,及露西獎(The Lucie Awards)肖像獎決賽入選;並著有現代詩與攝影《攝影詩I》及《攝影詩II》。 前一篇文章 【攝影聯展】凝視‧瞬間──2023中華藝術攝影家學會高級會士聯展 下一篇文章 【攝影比賽訊息】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4佛光山叢林學院畢典 薪火傳燈 2025.09.13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2025.09.1309水豚卡比胖拉 萌翻台南2025.09.1310【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光影哲思】一日一龜一學校【光影魔術師】六十石山 金針花開滿山坡【手機開麥拉】影子是最佳配角 作者其他文章【紀實攝影】生命之樹【生態攝影】心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