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上周新增125例登革熱本土病例,患者年齡為未滿10歲至80多歲,其中51例女性、74例男性,年齡大於60歲病例占44%,已高於2014至2022年占比26%。圖/高雄市衛生局提供
【本報台北訊】登革熱疫情持續延燒,衛福部疾管署最新統計,國內上周新增125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個案居住地為台南市104例、雲林縣13例、高雄市7例及屏東縣1例,其中群聚區新增台南永康,患者發病時間為6月6日至7月10日,年齡為未滿10歲至80多歲,其中51例女性、74例男性,年齡大於60歲病例占44%,已高於2014至2022年占比26%,往後將持續注意重症病例度發生風險。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上周出現兩名登革熱併發重症患者,均居住於南部縣市,年齡都為80歲以上,性別為一男一女,均有糖尿病、高血壓的潛在疾病,初期症狀發燒、骨頭疼痛等典型登革熱症狀,但隨後引發肺炎及意識狀態不清併發相關重症,為感染登革熱後,造成肺臟及中樞神經系統損傷。
林詠青說,目前罹患肺炎患者病情穩定,已從加護病房轉至一般病房,但意識不清患者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提醒感染登革熱後容易併發重症族群為年長者及慢性疾病潛在族群,一旦出現嗜睡、躁動不安、腹痛、持續嘔吐、粘膜出血等併發重症症狀,應及早就醫治療。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說,登革熱疫情分布為,台南市仁德區44例、東區30例、永康區20例、安南區4例、北區2例、南區、歸仁區、新營區及新化區各1例,雲林縣古坑鄉11例及斗六市2例,高雄市湖內區及路竹區各2例、三民區、大社區及左營區各1例,屏東縣屏東市1例,目前病例分布里別逐漸外擴。
郭宏偉說,台南市目前兩處疫情群聚區,分別位於台南市仁德區/東區交界、永康區五王里及其周邊里別,多數新增個案與疫情群聚區具關聯性,因病例分布里別有逐漸外擴趨勢,顯示疫情仍有升溫可能,提醒社區須全力阻斷可能存在的隱性傳播鏈。
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另高雄市新增7例病例中,除1例大社區個案外,其餘個案均有台南市活動史,而路竹區個案於高雄市活動地附近查獲各式積水容器且孳生病媒蚊,不排除於當地感染風險或引發疫情,仍須提高警覺。
雲林縣新增病例均與古坑鄉荷苞村疫情群聚區有關,另屏東縣新增1例病例亦曾於潛伏期內前往雲林縣疫情群聚區,顯示疫情仍未趨緩;近期南高屏三縣市病媒蚊指數仍偏高,環境風險增加,須持續加強孳生源清除。
此外,為能盡速控制疫情,降低病媒蚊密度,衛生單位在疫情發生地區進行孳生源查核清除和化學防治工作,也請民眾配合。
疾管署呼籲,目前正值登革熱流行期,氣溫炎熱且時有降雨,有利於病媒蚊孳生,由於登革熱病媒蚊之一的白線斑蚊分布全國,加上暑假期間人員南北往來頻繁,登革熱有向外縣市擴散可能,請民眾於戶外活動時做好防蚊措施,例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DEET、Picaridin或IR-3535等有效成分之防蚊藥劑,並務必落實「巡、倒、清、刷」,經常巡查家戶內外是否有容器、帆布、廢輪胎或水溝等積水處,儲水容器應每周至少刷洗容器壁一次、不用時請倒置或清除,減少病媒蚊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