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舊鐵橋溼地的山黃麻樹,因造型猶如象鼻加上當地豐富生態,已成賞鳥絕佳祕境。圖/高市水利局提供
【本報高雄訊】高雄大樹區除知名景點舊鐵橋,水利局2年前在尋找抗旱水井時無意發現溼地內有1棵山黃麻樹,因放射狀分枝及彎曲造型,極像大象甩鼻噴水畫面,且樹後水池恰為鳥類生態豐富溼地,因此「大樹舊鐵橋象鼻子樹」之名,漸漸傳開廣為人知,近1年來已吸引50萬名愛鳥人士造訪,成為高市賞鳥絕佳祕境。
水利局表示,這棵鬼斧神工的象鼻子樹,是自然形成無人為修整。
今年在移除銀合歡危害時,特別保留水域周邊的環狀密林,以保護水鳥不被干擾。因此愛鳥人士只需帶著賞鳥設備,就能在林蔭下清涼愜意賞鳥。
大樹舊鐵橋溼地有著豐富生態,吸引保育類水雉在此棲息定居。圖/高雄市野鳥學會提供
水利局說,大樹舊鐵橋溼地是內政部公告地方級重要溼地,內有近百種鳥類及200多種植物,例如保育類水雉、黑翅鳶、鳳頭蒼鷹、黃鸝;另有燕鴴、紅尾伯勞、斑龜等應予保育動物,黑面琵鷺也會過境棲。
當地由舊鐵橋協會協助環境維護及生態解說,高雄野鳥協會則透過認養計畫協助棲地營造。
而目前正值水雉繁殖期,已有2巢幼鳥孵化,預估今年增加至4巢位,豐富溼地生態已成水雉新居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