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元可吃兩餐 陸「剩菜盲盒」受年輕人歡迎

 |2023.06.21
802觀看次
字級
大陸一些城市最近掀起一股「剩菜盲盒」風,商家將快到期的食品或當天未賣出的新鮮食物以「盲盒」形式打折賣出,頗受年輕人歡迎。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一些城市最近掀起一股「剩菜盲盒」風,商家將快到期的食品或當天未賣出的新鮮食物以「盲盒」形式打折賣出,由於可用低價買到原價商品,頗受年輕人歡迎。

中國新聞周刊近日報導,「剩菜盲盒」通常是指商家為了減少浪費而將臨期(快到保存期)食品或當天未賣出的庫存以盲盒形式打折出售的餐盒,在社群平台搜索「剩菜盲盒」會出現上千條訊息,從麵包、奶茶到水餃、輕食都可裝入盲盒,愈便宜愈受歡迎。

報導以北京青年何夕為例說,何夕瀏覽社群媒體時發現一款國產的剩菜盲盒應用程式,平時賣人民幣50多元的壽司,在這個應用程式只要19.9元(約新台幣80元),幾乎是三折的價格,「要知道19.9元在北京可能連一碗牛肉麵都買不到,但這個剩菜盲盒卻能吃上兩頓」。

另一名青年劉暢則透過應用程式搶購甜食,某家烘焙店平時要49元4個裝的甜甜圈,以剩菜盲盒形式出售只要27.9元,「幾乎是半價,性價比很高」。

圖/中國新聞周刊

報導說,便宜是年輕人選擇剩菜盲盒的最重要原因,劉暢直言,這種模式踩中了年輕人想省錢但又不想降低生活品質的痛點。

也有陸媒表示,剩菜盲盒讓部分沒有收入來源的年輕人也能偶爾改善生活,失業第三個月的27歲青年孫遠表示,一開始買剩菜盲盒只是感到新奇,他在某平台花7.9元買了一小份包子盲盒,結果裡面餐點夠他吃上兩天,之後他還用39.9元買到一家日本料理店的壽司盲盒,內有兩盒原價30多元的壽司,外加三、四盒小菜。

中國新聞周刊說,剩菜盲盒走紅的背後,恰好是近年來臨期食品概念的崛起。

據淘寶聯合科普中國公布的「臨期消費冷知識報告」,每年約有210萬人在淘寶購買臨期食品;而在線下,臨期食品折扣店更成為熱門的零售業態之一。

報導引述數據說,2022年臨期食品行業加速發展,市場規模337億元,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401億元,臨期經濟或將從小眾需求變成一個全新行業風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