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歧視10年沒改善 全球普遍對女性有偏見

 |2023.06.12
734觀看次
字級
聯合國公布報告,性別不平等的狀況在過去10年間一直處於停滯狀態,難以在2030年前實現性別平等的目標。圖/Pexels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根據聯合國今(12)日公布的報告,性別不平等的狀況在過去10年間一直處於停滯狀態,隨著文化偏見和壓力持續阻礙女性賦權,世界難以達成聯合國在2030年前實現性別平等的目標。

儘管美國的婦女權益團體和社會運動如「時間到了」(Time's Up)和「我也是」(MeToo)不斷湧現,帶有偏見的社會規範和以及新冠疫情加劇的更廣泛人類發展危機,拖住在不平等方面產生改善的腳步,包括在疫情中有更多女性失去收入來源。

在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DP)分析的7項偏見中,不管什麼性別,「有偏見的性別社會規範在全球普遍存在,將近90%的人至少有一項偏見」。

根據報告,這些偏見「普遍存在於男性和女性間,表明這些偏見已根深蒂固,對於男性和女性產生差不多程度的影響。」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發布的最新「性別社會規範指數」(Gender Social Norms Index, GSNI)報告採用了「世界價值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 WVS)的資料,將政治、經濟、教育和身體完整權等指標納入考量;「世界價值調查」是一項關注全球價值觀和信仰如何變化的研究。

圖/Unsplash

根據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儘管強力的全球和地方婦女權利運動如「我也是」正在進行,這項指數顯示「10年來對女性的偏見沒有改善」。

舉例來說,全球有將近69%人口仍舊相信相比於女性,男性能成為更好的政治領袖,而僅有27%的人認為女性與男性享有相同權利對民主至關重要。

將近一半的人口(46%)相信男性應有更多工作權利,43%的人認為男性是更好的商業領袖。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指出,對女性福祉更直接的傷害,可以從對於暴力行為的看法以小見大,每4個人中就有1個以上相信男人毆打妻子是合理的。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兼容經濟性別專家桑蒂雅各(Aroa Santiago)告訴路透:「我們必須扭轉這些性別偏見和社會規範,但最終目標是改變男女之間、人與人之間的權力關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