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鄭懿罡(左四)與團隊、作品〈祈福〉合影。圖/人間社記者李生鳳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藝術家鄭懿罡以百年枯木創作的環氧樹脂藝術作品〈祈福〉,其形狀如同一雙合掌的手,又像是二位供養人禮拜佛陀,一件作品,雙重形象。十九日,鄭懿罡將作品致贈佛光山,設置在如來殿一樓入口處。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前來表達感謝,贈以「仁和安康.富樂吉祥」桌飾。
提到與佛光山的結緣,鄭懿罡五年前欣賞佛陀紀念館「光照大千」,當下非常震撼,彷彿喚醒了累世佛緣的記憶,「有回到家的感覺」。今年春節鄭懿罡來到普賢殿,與普賢殿殿主慧菩法師相談時,對於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為眾生帶來歡喜,還有將美好的因緣留在人間的理念深感認同,讓他生起想要創作具有「乘願再來」意涵的作品。
因緣際會他見到一棵百年紅檜枯木,枯木的形制如同張開時就像一雙手合掌。而在得知大師圓寂的訊息後,合掌祈福的畫面更加鮮明,促使他有強烈念頭將之化為作品〈祈福〉。而在合掌的中間像是有一朵花,象徵「花開見佛」。
鄭懿罡說,枯木若沒有好的形狀,往往就是被打碎,或提煉成精油。他將枯木化為作品〈祈福〉,也是效法大師的精神,乘願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