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電價即將在4月1日調漲,平均漲幅11%,台電總經理王耀庭昨表示,全台約有30萬戶社區大樓(一整個社區、或一棟大樓、或一棟公寓算一戶),其中大約22萬戶在700度以下,不會受到影響;但立委洪孟楷指出,這代表全台有8萬戶、約25%社區大樓會被調漲。
經濟部長王美花回應,房東可以申裝智慧電表,選擇用時間電價。台電則坦言,部分大型社區公設多、住戶多、公共用電量高,但相信社區委員會會主動申請低壓用電,不是看電表收費,漲的幅度就沒有那麼大。
但崔媽媽基金會指出,台電智慧電表的建議,完全悖離租屋市場現況。房客雖然是真正用電戶,但依台電規定,申請安裝智慧電表須由房屋所有權人、即房東提出申請;但是要在一層隔五間的公寓套房、雅房裝獨立電表,則是「一(地)址多表」,有配電、承載量、建築師簽可、管線重拉等問題,實務上有其難度。
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景文物業管理機構董事長郭紀子表示,社區大樓公共用電常見的分攤方式,包括由管理委員會利用管理費繳納,及按實際用戶數平均分攤,併入各用戶電費內收取,或採混和制,大公用電由管委會繳納,小公電費則納入住戶自家電費,「總之,都是由住戶所繳納的自家電費或管理費負擔。」許多住戶恐難逃電費與管理費雙漲命運。
崔媽媽基金會建議,租屋族想省電費,除日常節約,還得注意房東收費是否超過新制上限每度電7.69元,不然就是請房東落實使用者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