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曹公廟 紀念清知縣開水圳 王淑芬 |2022.11.24 語音朗讀 151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清朝鳳山知縣曹謹開鑿「曹公圳」,讓旱地變良田,圖為左營舊城鳳儀門(東門),護城河也是曹公圳的灌溉溝渠。圖/劉學聖農民感念曹謹興水利,讓旱地成良田,訂每年國曆十一月一日為曹公誕辰。圖/記者王淑芬後人感念曹謹開鑿水圳,建祠、建廟祭祀,至今香火繚繞。圖/資料照片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初到高雄鳳山的民眾,必然會對「曹公」感到好奇;原來曹公圳、曹公路、曹公廟、曹公國小都是為紀念清朝鳳山知縣曹謹開鑿「曹公圳」,讓旱地變良田的德政而命名,後人奉祀一百六十二年,至今香火繚繞。被稱為「廟祝」的農田水利署高雄管理處(前身為高雄農田水利會)處長呂文豪說,農民感念曹謹興建大圳,除了建祠、建廟,每年十一月一日「曹公誕辰」時,信眾還會行三跪九叩禮祭祀,也是後人飲水思源的最佳寫照。日總督捐地 助重建曹公祠根據史料記載,一八三七年鳳山大旱,曹謹奉派鳳山知縣,當時知府告知要「足食才能弭盜」;曹謹巡視鳳山縣境(現今的屏東、高雄)時,發現在九曲塘畔下淡水溪(現高屏溪)一帶有豐沛的水源,於是他啟動開圳灌溉荒田的計畫,歷經二年,掘圳四十四條,灌溉約二千一百多公頃的土地。有了水圳後,原本只能一收的農田變兩穫;農民感念曹謹興水利,於是將大圳命名為「曹公圳」,後來鳳邑在道光二十一年又逢大旱,曹謹再授權開闢「曹公新圳」四十六條,灌溉面積增加約二千公頃;鳳山縣民一八六○年追崇曹謹,並於鳳儀書院建祠朝拜。曹公圳灌溉數千公頃,讓農穫增產的政績,還受到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的肯定,因不忍曹公祠傾圯,他在一九○○年捐資、捐地,於鳳山曹公路重建曹公祠;不過當時追崇曹公,祭祀都只是「長生牌位」,信眾認為有失莊嚴,於是地方仕紳稟神請示後,決定塑造曹公金身,一九九二年安座曹公神尊,同時將「曹公祠」,晉陞為「曹公廟」。引高屏溪水 恩德澤被後代有感於曹公圳、新曹公圳澤被後代,鳳邑赤山文史工作者鄭溫乾等人,在一九九九年踏上「尋根知縣曹謹之旅」,攜帶曹公廟的香火,跨海到中國大陸河南沁陽市曹公墓園祭拜,當時距離曹謹辭官返鄉已相隔一百五十四年。呂文豪表示,當時兩岸學者還針對興水利,來提高農業產能舉行「曹謹公學術研討會」,揭露更詳盡的曹公事蹟;後來高雄縣政府文化局邀請專家會勘「曹公圳」水門舊址,在二○○○年將曹公圳舊碑及閘門列為縣定古蹟,也舉辦過「曹公文化節」活動。呂文豪指出,鳳山、大樹、大寮一帶,還沒有開鑿水圳前,高雄平原沒有完整的灌溉水渠,無法引高屏溪川流,農民看天作物歉收,舉目盡是乾涸黃土;後來,曹公圳從大樹區九曲塘,引高屏溪水滋養田畝,過去龜裂的「看天田」,不再黃沙飛揚,讓鳳山縣成為南台灣重要的米糧產地。直到現在,曹公圳仍是高雄市灌溉農田、防洪的重要渠道,呂文豪分享,旱季藉由調控,還能挹注大高雄地區民生用水;曹謹不只被稱為「水利工程的先驅者」,曹公廟至今香火繚繞,已成了鳳邑民眾的信仰中心。 前一篇文章 菲國哲學大會 人間佛教中心與會 下一篇文章 全腦開發培訓 菲教師扎根三好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4佛光山叢林學院畢典 薪火傳燈 2025.09.13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2025.09.1309水豚卡比胖拉 萌翻台南2025.09.1310【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蘭陽佛光童軍孝親奉茶 溫馨幸福葡萄牙佛光山三好菩提園 新學期啟航多倫多佛光山座談 緬懷星雲大師 傳遞三好 普門寺讀報教育迎新 東京佛光山寺 跨宗教交流弘法度眾澳洲昆士蘭警務處 參訪佛光山 作者其他文章投身特教35年 李添焜獲師鐸獎低頭滑手機恐傷頸椎 醫籲3招緩解公益游泳教學 偏鄉學童樂開懷創意操偶說故事 動物演繹人生哲理吃番茄、花椰菜 有助保養攝護腺矽谷機器人競賽 林園國小奪5金1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