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整理/林育辰 |2022.08.26
1761觀看次
字級
非洲旱災導致農作歉收,世界糧食計畫署署長畢斯利(右1),19日造訪肯亞北部的瓦加拉村。圖╱美聯社
馬來西亞前總理納吉(中)因涉貪,23日遭聯邦法庭駁回上訴,判刑12年確定且即刻入監服刑。圖╱美聯社
泰國憲法法庭24日下令總理帕拉育停職,直到法庭裁定他是否已達到規定的8年任期限制。圖╱法新社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能源會議中,下令相關單位研擬興建新世代核電廠。圖為福島第一核電站。圖╱美聯社
英國7月CPI高達10.1%,是近40年來最高。圖為民眾在倫敦一間超市採購民生物品。圖╱美聯社
菲律賓馬尼拉佩德羅格瓦拉小學學生歷經2年多的疫情封鎖,22日返校上課參加升旗典禮。圖╱法新社
南韓新生兒人數持續下滑,去年總生育率再創新低。圖為首爾街頭一名女子騎車載著小孩。圖╱法新社
中國大陸數位經濟規模已突破200兆,圖為2022全球數位經濟大會元宇宙體驗館虛實場景融合應用。圖╱新華社

整理/林育辰

8/19

肯亞

非洲之角3國 2200萬人瀕臨飢荒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WFP)19日表示,非洲之角3國肯亞、索馬利亞和衣索比亞因多年來降雨不足,現已出現40年來最嚴重旱災,瀕臨飢荒人數已增加到2200萬名,未來6個月需要4億1800萬美元來賑濟處境最惡劣的飢民。

WFP今年初警告,非洲之角3國共1300萬人面臨飢荒,籲請捐助國慷慨解囊。但人道義工指出,由於俄烏戰爭等危機,使得捐款數量不多。同時造成全球糧食和燃料價格飆漲,增加運送賑濟物資的成本。

8/19

大陸

數位經濟規模破2百兆 占GDP近4成

中央網信辦副主任牛一兵19日指出,截至2021年底,大陸網路普及率達73%、有10.32億人的網民規模,數位經濟規模達人民幣45.5兆元(約新台幣200.76兆元),占GDP比重39.8%,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2,電商交易額、行動支付交易規模全球第1。

同時建設全球規模最大5G網路和光纖寬頻,5G基地台數量達到185.4萬個,5G手機用戶超過4.55億戶。目前所有地級市全面建成光網城市,行政村、脫貧村通寬頻率達到100%。

8/22

英國

前年經濟萎縮11% 寫3百年最大幅度

國家統計局(ONS)22日表示,英國2020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因面臨疫情衝擊而萎縮11%,創下逾300多年來最大縮幅,萎縮幅度超過其他主要經濟體。ONS最近曾將萎縮幅度下修到9.3%,但仍是自一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縮幅。

ONS之前公布資料,英國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已高達10.1%,是近40年來最高。花旗集團預測,英國通貨膨脹率在明年1月恐飆升至18.6%,達到近50年新高,超越1979年石油危機時的17.8%。

8/22

菲律賓

實體課叫停2年 百萬孩童重返學校

停止實體課2年多之後,中小學校新學年22日開學,數以百萬計孩童返校,戴口罩和穿制服的學生在校門口排隊量體溫及噴酒精。其中許多人是自疫情爆發後首度進入教室,有學童表示,遠距上課2年後,很高興能看到同學和老師。

菲律賓是世界幾個最慢恢復全日制實體課程的國家之一,引發外界警告停課太久導致菲國教育危機惡化。總統小馬可仕2個月前上任後就宣布,11月起所有公私立學校須恢復面對面上課。

8/23

馬來西亞

前總理納吉涉貪 上訴失敗入監服刑

聯邦法院23日駁回前總理納吉的最終上訴,裁定維持吉隆坡高等法院原判,認定納吉犯下主權財富基金一馬發展公司弊案。納吉隨後被押往雪蘭莪州加影監獄服刑12年,成為馬來西亞史上首位入獄的總理。

一馬公司於2009年納吉出任首相時成立,此後相關弊案被視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金融醜聞之一。納吉於2020年7月遭判刑事背信、濫權和洗錢共7項罪名成立,被判處12年徒刑併科罰金2.1億令吉(約新台幣14.2億元)。

8/24

泰國

總理任期達8年上限 憲法法庭令停職

憲法法庭24日下令,總理帕拉育即日起停職,直至該庭對在野黨的請願做出裁決。2014年5月時任陸軍司令的帕拉育發動政變,同年8月24日根據臨時憲法就任總理,根據現行憲法規定,總理任期不得超過8年,帕拉育的任期應在8月23日午夜屆滿。

關於帕拉育的任期目前有3種說法,第1是由2014年8月開始計算;第2是由現行憲法生效日也就是2017年開始計算;第3是從2019年國會選舉後、帕拉育6月就職開始計算。

8/24

南韓

生育率跌跌不休 恐面臨年齡地震

統計局24日公布,2021年總生育率為0.81人,再創1970年開始追蹤這項數據以來的最低紀錄,且為連續第4年低於1人。專家擔憂,若無法及時採取行動,可能在2030~2040年間面臨高齡化及生育率下滑的「年齡地震」(age quake)。

據聯合國全球人口預測和世界銀行的數據,在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至少3萬美元的經濟體中,擁有5100萬人口的南韓,是高齡化步調最快的國家,預料到2100年,該國人口將銳減53%至2400萬人。

8/24

日本

能源政策轉彎 重啟、新建核電廠

首相岸田文雄24日在實現減碳社會的「綠色轉型」(GX)執行會議指示,希望從明年夏季起,再多重啟7座核反應爐,並且將開發、建設新一代核電廠,以免電網再遭遇類似今年夏季的壓力,同時降低對能源進口的依賴。這將使日本自福島核災以來,重啟的反應爐增加至17座,超過所有能運轉的33座反應爐的一半。

日本近十多年來一直避免建設新核電廠和升級現有設施,若真的要蓋新核電廠,將是首度做出政策大轉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