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第一波微弱鋒面下周四將接近台灣,屆時各地溫度可望明顯下降,北台灣最有感。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僅管有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北部天氣依舊炎熱,不少民眾關心究竟何時會轉涼?天氣風險分析師吳聖宇今(24日)在臉書粉專「天氣職人-吳聖宇」發文表示,下周四(9月1日)之後,屆時可能有初秋第一波微弱鋒面接近並且通過台灣附近的機會,各地溫度可望呈現下降趨勢,變得比較涼快一點,尤其北台灣的感受應該會比較顯著。
吳聖宇表示,馬鞍颱風昨天順利輾過呂宋島北部陸地進入南海,走得比預期的還要偏南一些,外圍環流的雲層從昨天下午到傍晚之間逐漸來到台灣東南部的台東、恆春半島一帶,迎風面降雨陸續開始出現,部分單點的降雨量還蠻大的,其他地方的天氣仍然大致維持穩定。
吳聖宇說,受到馬鞍北側風場以及地形作用加成的影響,大台北盆地、基隆北海岸、東半部局部地區、恆春半島等地都有觀測到6~8級不等的強陣風發生,高山地區的風勢又更大一些,像是恆春半島北端的大漢山、南投的玉山等地都有觀測到10~11級的陣風,這種較強的氣流過山之後,也造成了背風側局部區域出現了下沉高溫的情況。
受到馬鞍北側風場以及地形作用加成的影響,大台北盆地、基隆北海岸等地都有觀測到6~8級不等強陣風發生。圖/取自「天氣職人-吳聖宇」粉專
吳聖宇表示,預估今天(24日)馬鞍颱風會繼續快速趨向廣東西部沿岸,今天白天期間它的外圍環流仍將為台東、恆春半島等地帶來降雨,部分單點的累積雨量較大。
吳聖宇指出,明天(25日)馬鞍颱風應該已經進入廣東陸地,台灣東邊的太平洋高壓單體中心持續向西推進,兩者的環流共同為台灣帶來偏南風到西南風環境,午後雷雨的發展將是天氣觀察的重點,對流發展比較旺盛的區域將往北調整到嘉義以北至大台北地區,甚至宜蘭、花蓮一帶都有可能,因此提醒大家午後外出仍要注意天氣變化的情況,預期有局部大雷雨出現的可能性。各地高溫仍可到33~35℃,局部單點有機會到36℃高溫。
至於周五(26日)到周六(27日),吳聖宇表示,隨著太平洋高壓單體的中心繼續向西調整,水氣可望減少,雖然還是會有午後熱對流發展的機會,但是降雨的範圍縮小,發展的區域集中在山區,整體天氣會變得穩定一點。溫度方面仍然偏高,各地持續會有33~35℃,局部36度以上高溫發生的機會。
吳聖宇也提到,周日(28日)到下周一(29日)的天氣會有些比較不一樣的變化,主要是北方有短波槽通過朝鮮半島至黃海一帶往日本移動,槽後的地面冷高壓前緣稍微向南延伸至東海北部,加上中高層的太平洋高壓單體中心調整到了大陸華南,台灣位在太平洋高壓中心東側,在高壓的順時針環流帶動下,整個環境有利於北風往南伸展,有機會讓大陸冷高壓前緣的微弱地面北風來到台灣附近。
尤其是周日(28日)這一天的北風預期會稍微明顯一點,可能會推動一些北方海面上的低雲水氣靠近北台灣,迎風面雲量增多,有出現局部短暫陣雨機會,溫度方面倒是還沒有太顯著的波動,高溫預報仍然有32~33℃,其他地方基本上不受影響,高溫還是維持在33~35℃或以上。
吳聖宇表示,真正比較有機會降溫下來預期要等到下周四(9月1日)之後,屆時可能有初秋第一波微弱鋒面接近並且通過台灣附近的機會,後續北風南下的情況應該會比較明顯,而且維持的時間也會比較長,各地溫度可望呈現下降趨勢。
不過吳聖宇也說,到時候台灣以東、日本以南預估會有新的熱帶擾動發展,如果擾動發展較明顯的話,可能會干擾到鋒面的結構以及北風較涼空氣南下的程度,因此不確定還是有點大,還有一周左右的時間,後續變化可以持續觀察。